很正常,如果沒有長時間去習慣,你聽不到英文中的某些音,或是聽到了,大腦仍無法意 識到這個音是什麼。 比如中文瀑布對外語人士兩個字聽來音是一樣的,可是你分得出來。 每個語言的音構成要素不同,要靠聽力+視覺記憶去彌補,轉為能辨識的聽知覺能力... 大量有意識的沉浸在語言中是有機會彌補這個差距的。 還有某些字的發音方式,念單字跟放在句子內,念法稍微不同。 cruise ship分開念跟合一起就不一樣。 後天雙語者在轉換不同語言字彙的速度跟先天也有不同,後天學習者必須要在腦內找到對 應母語的字彙,再把新學的字彙放上去。 先天者是在嬰幼兒時形成廣大的神經網路,會在接收字彙的瞬間快速連結,腦中直接轉譯 。 看多義圖形時,他們腦中是一次兩個東西跳出來的,我們這種是要先找出1,再找出2... 差異就在這。 既然是後天學習,就還是要透過大量有意識的學習,直到聽知覺轉譯給大腦速度快點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11.240.23.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WomenTalk/M.1702345783.A.996
karlin : 好像滿有道理,所以要多聽? 101.12.51.93 12/1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