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標題[分享] 經濟學人:烏克蘭擁抱無人機戰爭獲得回報
時間2025-03-18 15:28:26
https://archive.ph/AY2qI
烏克蘭擁抱無人機戰爭已獲得回報
兩份新報告突顯了優勢與弱點
這場戰爭已成為無人機戰爭的典型案例,這已經成為一種陳詞濫調。但最近的兩項研究揭
示了這一點在實踐中的具體含義。
2 月中旬,倫敦的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發布了一系列報告中的最新一篇
,回顧了過去一年烏克蘭戰場上的戰術發展。而在 3 月 6 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發布了另一份報告,專門探討烏克蘭在戰爭中運用人工智慧(AI)工具的能力與
計畫。這兩份報告共同勾勒出一個戰場畫面:無人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已使戰場日益被無人
作戰機器所主導。
首先,無人機已成為烏克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根據 RUSI 的研究,「戰術級」無人機—
—即航程僅數十公里的無人機——如今負責摧毀或重創 60-70% 的俄軍裝備。而且,越來
越多這類無人機配備 AI 導引技術,使其能夠在飛行的最後階段自動鎖定目標,即使飛手
與無人機之間的通訊受到干擾仍能執行攻擊。CSIS 指出,這種自動導引系統可在 2 公里
以上的距離內啟動(具體距離取決於環境條件),並可將擊中率從傳統的 10-20%(由飛
手手動操控)提升至 70-80%。這意味著,一兩架無人機即可完成過去需要八九架才能達
成的破壞效果。此外,AI 還能識別並對抗人類可能被誘騙的假目標與偽裝設施。
其次,烏克蘭計畫將無人作戰技術推向更高層次。根據 CSIS 的報告,烏克蘭的目標是「
將作戰人員從直接戰鬥中移除,並以自主無人系統取而代之」。這不僅包括空中無人機,
還涵蓋地面與海上的無人作戰單位。去年前九個月內,烏克蘭批准了 33 種地面機器人系
統。而在 12 月,烏克蘭聲稱在利普齊(Lyptsi)村附近執行了全球首次全無人作戰行動
——數十台遙控機器人地面車輛發射機槍並進行掃雷作業。
第三項發現是,烏克蘭已全面擁抱「軟體定義武器」的概念,在這種模式下,武器的作戰
能力更多取決於其運行的軟體,而非硬體設計本身。烏克蘭的軍工企業生產的「模組」通
常是比肥皂還小的晶片,內建軟體,可安裝在無人機、車輛或炮塔等各類載具上,以實現
目標識別或其他功能。這種方式使得先進技術可以安裝或改裝到廉價、可大量生產的硬體
上。即便設備落入俄軍手中,俄方可能對其進行逆向工程,但晶片上的加密技術將使破解
過程耗費寶貴時間。
此外,烏克蘭也在努力提高 AI 的運用效率。新一代 AI 模型能夠在相對較少的數據量下
快速訓練。例如,CSIS 提到了「Zvook」——烏克蘭的無人機聲學偵測系統,該系統獲得
了北約領導人的讚譽。當戰場上出現新型無人機或其他武器時,該系統僅需一週的數據訓
練即可識別其聲音。
第四,這些技術仍然存在局限性。根據 RUSI 的報告,烏克蘭約 60-80% 的「第一人稱視
角」(FPV)攻擊無人機未能擊中目標,具體成功率取決於飛手的技術和目標位置。(對
於需要無線電訊號操控的遠程無人機來說,執行「蜂群攻擊」仍然困難,因為無線電訊號
容易相互干擾。)
在成功穿透防禦的 20-40% FPV 無人機中,大多數未能摧毀裝甲車輛,但對步兵造成極大
威脅,這也部分解釋了俄軍傷亡數字居高不下的原因。《經濟學人》採訪了烏克蘭東部和
南部戰線的醫療指揮官羅曼・庫西夫(Roman Kusiv),他表示,目前超過 50% 的戰場傷
者是被無人機攻擊所致,而 2023 年底這一比例僅為 25%。
這些數據必須放在更廣泛的背景下來理解。RUSI 指出,儘管無人機如今造成的傷亡人數
已超過砲兵火力,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烏克蘭缺乏足夠的火砲和炮彈。此外,無人機
與傳統火力的配合往往才是戰場上的決定性因素。例如,一架 FPV 無人機可能會讓一輛
裝甲車癱瘓,但最終還是需要砲擊來消滅車內步兵。
無人機作戰也可能耗時且極為複雜。一名烏克蘭軍官告訴 RUSI,使用 FPV 無人機擊停一
輛坦克可能需要「數小時」,而當無人機發現敵軍坦克後,使用五枚精確制導反坦克炮彈
僅需兩分鐘便能擊毀三輛坦克。長程打擊的複雜性則更加突出。CSIS 指出,烏克蘭對俄
羅斯煉油廠發動的長程無人機攻擊(如使用「Lyutyi」長程無人機)需要準備一份長達
15 至 20 頁的作戰計畫,並進行「極為細緻的準備工作」。
儘管 AI 模型正在執行越來越多的軍事任務,但武力使用的最終決策仍然由人類掌控。
CSIS 指出,烏克蘭軍方仍可在必要時「覆蓋自主功能」,干預 AI 介入的戰鬥決策。相
較於空戰系統,地面戰場的環境更為複雜且雜亂,因此烏克蘭的國防企業在地面系統的自
動化發展上仍然處於初步階段。這意味著自動化戰爭最具潛力的優勢之一——減少人員傷
亡——仍然遙不可及。
RUSI 觀察到,由於無人機威脅無處不在,導致重型機具必須保持在前線 7 公里之外,士
兵仍然只能用十字鎬和鏟子挖戰壕,有些雷區甚至仍然靠人力清除。諷刺的是,AI 和機
器人技術雖然提升了戰場殺傷力,卻讓那些被派往戰場前線的士兵面臨更加殘酷的現實。
■
--
We shall not fail or falter; we shall not weaken or tire. Neither the sudden
shock of battle, nor the long-drawn trials of vigilance and exertion will
wear us down. ~ Winston Churchill, February 9, 19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47.149.18.244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Military/M.1742282910.A.2D1
推 driver0811 : 放nvidia jetson上去,看是不是成功率變高 03/18 15:51
→ evol6381 : 想到鋼彈W 的無人機MS…(誤) 03/18 16:33
推 YuYic : 比肥皂還小的晶片? 03/18 19:30
推 simon0104 : 無人機的技術和規模,中共遠超過台灣。需要更多投 03/18 19:38
→ simon0104 : 入抵抗和反制的技術 03/18 19:38
推 AKSN74 : 1F,這個烏克蘭有搞,俄羅斯有在無人機殘骸中發現使 03/18 19:52
→ AKSN74 : 用Jetson TX1過 03/18 19:52
→ AKSN74 : 甚至最近還有俄軍還有從FPV殘骸中發現RPI Zero 03/18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