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高雄人, 在台北了解到公車其實很方便之後, 回高雄後才研究了一下, 就這樣搭了一年多。 心得是: 1.除了幹線公車,其他的路線不會特別使用, 因為班距不穩定,且間隔較長。 2.自己會用到的是黃(1、2)、紅33明誠幹線、 以及60覺民幹線, 有需要的話就在中間轉捷運或台鐵, 尖峰通常10-20有車。 3.上班時間其實算穩定, 下班時間有時候會脫班(兩班一起來), 我自己是會去看該時間應發車的車牌, 是否還沒回到發車點, 有時候真的是塞車導致還沒回到起站。 這時候我會就近找地方晃一下, 順路走一走到下一站,或是騎腳踏車, 畢竟下一班也就20-30分鐘左右, 下班也順便可以運動, 有時候會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店家或地方。 4.一開始也不太習慣, 但塞車的時候其實大家都塞, 交通又混亂, 坐在車上吹冷氣讓司機去煩惱也蠻輕鬆的。 5.後來也發現其實公車一直有在更新, 沒想像中差, 像是黃(1、2)部分是電動車,其實蠻舒服; 紅33明誠幹線有換新車,之前那個引擎有夠吵; 60覺民幹線,最近也換了多台新電動車,冷氣超涼。 6.冷氣的問題,少數會遇到送風,就真的熱, 至少我的時候大部分冷氣都蠻大的, 常常下車眼鏡會起霧。 結論是: 如果每天路線固定的話, 其實每天騎車熱又要應付路上奇怪的駕駛人, 搭大眾只要一上車就可以放鬆到目的地, 無論路上的狀況,然後也不用停車。 就是時間上會需要留緩衝,搭配app去分配跟計畫, 偶爾零機應變,然後要多學一件事情。 真的想要的時候也會騎車, 我覺得有大眾就是多一個移動方式, 看心情可以隨選。 它通常不是最快, 但其實日常生活固定的話也沒那麼趕。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42.77.12.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Kaohsiung/M.1689707799.A.75D
hantulee : 有時不用刻意搭你常搭這幾線,有時同一條路有多條 07/19 05:00
hantulee : 時,可以搭上後到某地點轉搭,你到的時間,原來等 07/19 05:00
hantulee : 待的車都還沒來... 07/19 05:00
hantulee : 從捷運開通年搭到現在... 07/19 05:01
xiaotee : 推一下認真研究大眾交通工具 07/19 08:41
AdamShi: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07/19 08:41
dead1305 : 用Google map 再用公車app查路線跟時刻表就可以搭配 07/19 10:03
dead1305 : 07/19 10:03
KKKdaisuki : 推心得 然後個人覺得ibus app可查站站時刻表 很方便 07/19 11:23
fatmoon3388 : 推 認真研究和執行 07/19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