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導實在有太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才會惹得這麼多人吐槽,以下來逐條批評。 新竹家長炸鍋!太多學生考滿分 5A都上不了第一志願 (一)六都人口佔全台灣七成上下,六都的第一志願都沒有保證5A可以上。全台有七成人口都面臨這樣的競爭強度,「5A上不了第一志願」是什麼很值得報導的現象嗎? : 高中免試入學放榜,竹苗區各校高中錄取分數再創新高,不少新竹家長驚訝今年即便國? : 考考5A都上不了竹苗第一志願竹中、竹女,竹科實中甚至要5A10+、作文五級分才能上, (二)這位記者不知道是多後知後覺,5A未必能上竹中竹女已經很久了好嗎? : 讓許多家長抱怨會考級分比序大有問題,導致新竹學生升學競爭激烈,寧願轉學籍到雙? : 今年送孩子前往基北區就讀的竹北黃姓家長批評竹苗區國中會考級分比序大有問題,即? : 科滿分5A都上不了第一志願竹中、竹女,甚至若多錯一題有任何一科沒有拿到A,就可能 : 須跨縣市到苗栗就讀高中,因此不少新竹家長都寧願讓孩子轉學籍到台北。 (三)任一科沒拿到A並不會讓新竹小孩沒辦法留在新竹。按照板上情報,即便分數大漲的去年,六家和建功都可能靠著4A1B多個+錄取,更不要說之後還有竹東、湖口、成德、香山、竹商綜科以及義民等私校。 苗栗最高分的竹南高中去年錄取分數應該是1A4B。 :她認為,新竹現在面臨3大問題,第一是高中太少、第二是通學交通不便、第三即是積分 : 序不公平。若竹北孩子上不了本地高中,就只能選填就讀偏遠鄉鎮的高中,但新竹大眾? : 不便,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接送孩子上下課。以她的孩子為例,今年上榜板橋高中,從竹? : 板橋搭高鐵只要25分鐘,但若留在竹苗區就讀竹東、竹南高中,光通勤就要半小時甚至1 : 時以上。 (四)竹北到板橋25分鐘是只計算了高鐵行駛,而沒有計算住家抵達高鐵還有高鐵下站抵達學校的時間。如果算入這些時間,實際通勤時間絕對也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內。 再者,像是板中這樣距離高鐵十分鐘路程的高中,放在雙北也是少之又少,如果考上的是其他需要轉車和步行的學校,通勤時間真的會比較少嗎? 更不要說,板中的錄取分數,換算下來基本上可以留在竹北念竹北高中和六家高中沒有問題。 假設這位考生的實力確實就在這個區間,又如果這位家長真的那麼在意通勤時間,以竹北或六家為目標來準備不是更合理嗎? 其實天知地知獨眼龍也知,這些家長和考生遷戶籍無非也是想賭一把北市前三志願的機會。 只是人總有失足的時候,沒順利考上前三志願但已經頭洗下去,只好留在當地就讀然後找個藉口來掩飾自己的失算。估計「通勤時間短」、「新竹競爭太激烈」之類矛盾百出的藉口就是這樣出現的。 : 甚至有竹北家長眼看新竹競爭太激烈,孩子若沒有考5A以上就無緣第一志願,甚至前3志 : 的好學校都難考,乾脆提前1年北上花上千萬元在雙北置產,為孩子遷戶籍、轉學籍,替 : 子買一個入學好高中的機會。 (五)完全看不懂這段到底在寫什麼。 在雙北,沒考5A基本上也進不去第一志願,而且不要說前三志願,連前五、前八都有可能考不上(4A++1B++那種極端特例除外),到底為什麼會覺得轉去競爭更激烈、少一個+換一所學校的基北區可以讀得更輕鬆? 移民雙北讀高中的人全台都有,他們的目的都是追求所謂的雙北明星高中的教育資源和競爭環境。簡單來說,追求更激烈的競爭環境正是這些高中生移民台北的原因,結果在報導中卻導向是新竹人想要逃避激烈的競爭?這記者寫出來的東西自己真的相信嗎? 有一句成語叫「得了便宜還賣乖」。就算家長真的這樣說,記者也要懂得用常識去分別。 : 有新竹家長即擔憂龍年學生潮來臨,屆時竹苗區的孩子根本沒學校念,光今年前往基北? : 讀的新竹孩子就高達千人以上,甚至有家長今年親送志願卡時,就連基北區的承辦人員? : 訝為何有那麼多新竹的孩子北上念書,每天上午7點新竹北上的高鐵都班班爆滿,孩子連 : 位都沒有,只能站著搭自由座。 (六)能利用高鐵通勤上學的基本上主要是竹北六家至多到竹北東半部的學生。而今年新竹縣考生數量才5614人,扣掉新竹縣其他鄉鎮市以及竹北西半部的學生數後,真的擠得出上千人轉移考區? 而且上千人已經是足以變動學校錄取分數的數量。如果真有上千人轉移考區,何以今年竹苗區的高中錄取分數跟去年變動不大? 整份報導中從未說明「上千人」的具體資料來源。如果記者真有訪問到具體的數字,又為何不直接寫明?據此,實在令人懷疑這數字的真實性。 ————————————————— 新竹交通很爛、新竹學校數量緊繃、新竹會考計算方式不公 這些議題都可以也值得討論。 但謊稱新竹升學競爭比台北更激烈、把會考的博弈失算包裝成通勤時間考量,這些矯情又虛偽的陳述真的對解決竹竹苗目前的就學困境一點幫助都沒有。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11.184.15.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sinchu/M.1720554861.A.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