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ke417 ()
標題[心得] 三點還是四點? 墊材雜談 feat.Cross Point XP-SHT
時間2024-12-26 15:25:17
此篇文章沒有任何商業合作
只從興趣角度出發,敬請放心
-------------------------
搭配器材墊材
「三點式」或「四點式」擺位差異
這題有點難寫,這邊到了中後期才比較有感些。
而且嚴格來說不是必需(不搞這題也可退
燒沒差)。
如果看完覺得還好、偏無感,想說這傢伙是不是又在亂寫玄學了
(喂
可把錢省下來;或是等到了系統大後期的微調整階段,再回來看這篇......
也許會有不同
感受
-------------------------
以一款
冷門到不行的墊材輔件為例:
https://i.imgur.com/Z7vHUdK.jpeg
Cross Point XP-SHT ガタ取りシート
以下簡稱「
XP-SHT」
8,000円 / 4片1組
兩種規格 50x50x0.12mm / 50x50x0.22mm
https://i.imgur.com/p98GsA3.jpeg
ガタ取りシート
翻譯成中文就是消除(
取り)間隙(
ガタ)的薄片(
シート;Sheet)
-------------------------
[用途]
腳釘浮晃時,可透過這款碳纖薄片補強高度,讓墊材配置更穩固。
-------------------------
[概念]
由於細微公差與應力影響,實際上器材底面與墊材是很難完全水平等高的。
大家應該有類似經驗,拿四顆腳釘墊器材,通常其中一顆會略為浮晃或較滑。
用手碰觸發現移走它也不影響其它三顆腳釘,最後乾脆改用三點式來墊。
-------------------------
如果墊材無法調高度,直接「三點式」最省事
想嘗試「四點式」聲音變化,可透過類似「XP-SHT」薄片輔件,補強高度讓第四顆腳釘吃
好吃滿。
這類型輔件關鍵在於:
可讓用戶「自由選擇」要墊三點式還是四點式。
-------------------------
「三點式」或「四點式」聲音有差異
但這部分需考量「
墊材差異、器材差異、系統性結果差異、主觀喜好」...等各種變數條
件。
導致「
我這組墊材搭這個器材」三點式
和「
你那組墊材搭那個器材」四點式
結果不見得相同
與其爭論哪個更好,不如保留選擇空間。
自行嘗試「這組墊材搭這個器材」三點式或四點式,哪個聽感更符合需求。
-------------------------
[一些比較差異]
->
三點式:使用方便,平衡重心好抓。
->
四點式:除非墊材可調高度(或搭配薄片),不然其中一點容易吃不滿。
->
三點式:音像感好,形體主體略凸顯一點,略凝聚一點。
->
四點式:音場感好,音場略大且聲音規整感略好一點,略寬鬆一點。
-> 墊材本身帶來的調音影響幅度,四點式略大於三點式。
-> 沒有哪個一定更好,因為每個系統當下缺的不同,端看需求搭配選用即可
-------------------------
[墊的位置也有影響]
->
三點式重心較重那側擺2顆(例如變壓器那一側),另一邊則擺1顆
-> 也可針對特定位置去抓重心
例如變壓器底下擺一顆,其它兩顆抓平衡位置擺,不一定要很規矩前2後1之類的。
例如AMP-13R原廠腳釘位置,就是搭配器材三個配重點(包含變壓器位置)。
https://i.imgur.com/AL8m02S.jpg
-> 如果是錐類型的,推薦朝上/朝下都試試看
比較推薦微調看看不同組合,
例如重心側2錐朝下,另一側1錐朝上。
->
四點式通常音場會比三點式大一點,但取決於擺位
越外側音場越大但情感味道略減...依此類推。
-------------------------
舉個例子
https://i.imgur.com/miWSChu.jpeg
-> 木內擺法推薦四個角落
除了音場大規整感好一點之外,這邊實測發現有個因素在於他們家木釘
不缺情感味道。
這時候木內釘擺四個角落,整體均衡感反而比較剛好。
(而且大部分木內腳釘可調整高度,方便四點式擺位)
有趣的是,這其實是看
當下「用戶主觀需求」與「搭配條件」。
如果「
用戶主觀需求」希望人聲為主且更凸顯主體,更多情感味道
(更慢更濃厚一些也沒
關係)。
在這需求下,將木內釘擺三點式或是比較內縮的四點式,反而會有奇效。
(反之如果覺得太濃厚慢拖,則盡量往外側擺放,或是搭配其它墊材一起使用)
-------------------------
換句話說
-> 我認為木內擺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廠牌腳釘
換做其他廠牌腳釘,就要斟酌實際聽感變化,並非一定都要擺四個角落才好。
器材本身的聲底走向
腳釘本身的聲底走向
再搭配三點式/四點式或不同位置的擺位...
這些條件加起來,才會比較接近答案
可從最外側四個邊角開始,逐步往內實測不同擺位,看哪個位置聽起來是自己想要的。
聽不出差異的話,擺在自己聽起來順的平衡位置即可。
-------------------------
總結來說
要實際試過才能確認「這組墊材搭這個器材」四點式比較好、還是三點式比較好。
有些情況,原本三點式透過墊片改成四點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效果。
-------------------------
[什麼時期用比較好? 其它替代方案?]
系統前中期不一定聽得出差異,建議「簡單使用」:
-> 原廠腳釘搭配音響架,就很夠用
(也足夠退燒了)。
-> 想添加墊材
(不可調高度),三點式。
-> 想添加墊材
(可調高度),三點式或四點式都可。
-------------------------
系統大後期,完成度與敏感度相對較高些:
-> 實際聽感確認「這組墊材搭這個器材」四點式比較好、還是三點式比較好。
-> 可拿紙片/塑膠片去墊第四顆,看聽不聽得出差異。
->
聽不出差異或三點式更好:紙片/塑膠片加減用,或墊三顆省事。
->
聽得出差異且覺得四點式更好:可開始評估XP-SHT或其它類似產品。
-> 三點式/四點式,可當作大後期階段,系統整體聲音微調的方案之一
-------------------------
https://i.imgur.com/WFw1fn3.jpeg
Cross Point XP-SHT vs. Double A紙片
Cross Point XP-SHT厚度大約是0.12mm
Double A紙片厚度大約是 0.104mm
-> XP-SHT細緻感與透明度更好,更清透且墊材效果更明顯些。
-> 目前為止聽下來,XP-SHT沒有明顯負面效果或扣分項,算是好搭配的。
(這點不錯)
-> 紙片CP值很高,但細節結像較糊,聲底偏軟且質感相對較粗糙。
-------------------------
https://i.imgur.com/rhBygtU.jpeg
Cross Point XP-SHT 其它用法?
-> 當作墊材調音搭配的一部份使用
放在器材與原腳釘中間。
實測過會有正面效果,但要留意其影響幅度並不算大
(畢竟原本使用目的不在這)。
-> 隔離用途
例如墊在線材與線材之間。
如有多餘墊片可試試也有點效果,但要避免因此凹折或破損
(不太建議)。
-------------------------
兩種情況
等到系統越後期、完成度越高,確認器材墊材聽感變化有感,想嘗試三點式/四點式差異
。
-> 推薦這款,增加更多調整空間與玩法。
反之如果系統前中期,或是器材墊材聲音變化偏無感聽不出來,就可省略跳過。
-> 不推薦這款,基本上可當作智商稅看待。
-------------------------
「墊材」與「接地道具」的巧合之處
與其說巧合,不如說引入到系統裡的額外道具,通常會有著類似要素:
-------------------------
-> 兩種變數「同時存在」,只是程度差異
1.
提升素質:改善多餘能量傳導或降低干擾,聲音改善
2.
帶來調音影響:改變能量分布,聲音改變
-------------------------
-> 器材初始條件下,已有基礎處理
器材預設,就已配置了機殼地與原廠腳釘。
即便周遭朋友、網路上都在說某墊材或接地道具有多好多好...。
假設自己需求階段還沒到,這類型產品就不急著換。(慢慢來)
-------------------------
-> 「不建議」在系統前中期就搞這些
系統完成度、敏感度尚未提高之前,原廠配置已足夠,多換也不一定有感。
調音走向尚未底定前,太早開始搞這些有可能調音翻車不合,或更換配置後反而翻車。
有可能買了但發現無感或翻車,又改買其它的也還是...Loop...。
-------------------------
閒聊
器材後方線材應力這題
可透過線材架輔助處理,或是器材後方墊2顆腳釘
(避免重心較重那一側,卻只有1顆腳釘的情況)
這題如果未來有機會,再另開主題聊聊~
XP-SHT碳纖片沒有限量,沒有停產
且相對於他們家其它產品,算是還可接受的價格(日幣8000)
但使用場景限定:
(條件1) 剛好有不可調高度腳釘4顆
(條件2) 剛好系統聽得出差異
(條件3) 剛好已進入後期微調整階段,且需要嘗試三點式/四點式差異的聲音變化
...難怪這麼冷門
推薦給剛好有打中需求的版友~
以上
感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42.71.160.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eadphone/M.1735197919.A.963
推 Skrwuword: 先推個!12/26 15:56
推 ganei: 推,如果線材都很"大港"的話還要考慮一下機器受力的問題12/26 16:24
→ ganei: ,特別是機器小台輕巧的情況,如果真的撐不住或歪一邊,可12/26 16:24
→ ganei: 能連線架都要準備上場 (錢包先生噴血)12/26 16:24
推 gregchen: 三點或四點真的是好問題…放在四柱音響架上選擇三點擺法12/26 16:39
→ gregchen: 的話,其中一點肯定離架柱遠,也就是在層板的中間位置,12/26 16:39
→ gregchen: 這又是另一個選層板的問題了…所以…我還是選擇四點擺放12/26 16:39
→ donkilling: 推心得12/26 17:55
推 lazybirdzzz: 請問如果是鎖在機殼上的鑄鐵墊材墊這種會滑嗎?12/26 18:09
推 louissyou: 推個,我覺得墊材的位置和3/4點式還要考慮上線材後的應 12/26 18:32
→ louissyou: 力方向,除非都上線材架XD12/26 18:32
推 trad: 推,我也碰到不得不上線材架的情況,期待L大能發線材架心得12/27 06:31
推 noryb: 優質好文推! 有些硬邦邦的線材會改變器材重心,需多試試!12/27 10:44
推 AerobladeIII: 推。線材架超大坑12/27 14:20
推 kolnoa: 所以高度可調的角錐很方便,不然都得塞紙塞半天 XD12/27 14:47
推 borisaladin: 推! 三點式好像真的人聲凸顯多些,而且省錢! XD12/28 09:10
→ conychiwa: 好文推推12/30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