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Y6M,女兒,在托嬰中心,放學後會去體育場跟其他小朋友玩。 BallII的文章內容基本上就很像以前的我, 對於孩子,會覺得要放手讓他們去發展,尊重他們的主體性所以基本上孩子提出要求不會 拒絕(指的是前篇如果孩子想要在雨中玩會陪他們玩等等)。 我的孩子兩歲之後比較會跟其他人互動,衝突難免。 心裡也多少覺得介入孩子之間的衝突是在作樣子給對方家長看,所以只要對方家長是比較 熟的家長,我通常不太會介入,也會試著跟對方家長溝通不要介入。 但後來發現完全不行。 因為兩歲的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解決衝突的能力,要嘛直接動手,要嘛直接哭。 家長不介入現場會非常失控。 不要說責怪誰或指責誰,每次的衝突都是一次學習機會,安撫哭的孩子也是,這是很好的 學習時機點,對於每個孩子都是。 家長的作用就是要提供孩子更多可能性,除了動手以及哭,還能怎麼辦。 「要問對方你可以借我玩嗎?」當孩子搶別人家的玩具時。 「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玩具。」當其他孩子想玩自家孩子的玩具時。 「你要問過才能拿別人的食物吃。」這點是我女兒的硬傷,只要出現在眼前的食物都是她 的。 諸如此類的。 再來,我想分享一次經驗, 孩子之前跟一對大姐姐玩的非常開心,第二次遇到那些姐姐時,大姐姐們在玩一個遊戲, 是立了一堆現場的三角錐,跑過去推倒,跑回來立起來,就是那麼簡單。 我女兒中途想加入,學那些姐姐把他們立好的三角錐推倒,但姐姐們正在跑回來的階段, 等於是他們一立好就會被我女兒推倒。 姐姐們不開心了,不玩了。她們只是不玩了沒有罵我女兒我都還覺得她們很有風度。 他們跑去作別的事情,女兒一直跟著,姐姐們在當天晚上就都沒理她。 姐姐們沒有錯,因為他們的遊戲被破壞了;女兒有錯嗎?在她的認知她一定不知道為什麼 姐姐們不玩了,她只是跟隨姐姐們推倒三角錐;而身為在旁觀看的家長,我知道為什麼姐 姐們不開心,我也能瞭解女兒沒有惡意要破壞遊戲,但女兒沒有弄清楚遊戲規則(或許遊 戲規則對她的年紀也太難),確是造成沒辦法玩的後果。 我後來有在周育如的課程聽到,要怎麼教孩子進入別人的遊戲。 這段寫那麼長,要講的是,人際之間是有技巧的,這些是家長要教的。 怎麼去觀察別人在作什麼,怎麼進入別人的遊戲,怎麼不會遭到別人的排斥,都是可以教 應該學的。在初入職場怎麼看風向,也就是這樣子而已。遊戲,相當大的程度是會對應到 出社會後的技巧,這些都是學習的過程,也是家長面對遊戲時,應該思考的過程。 不是放著讓孩子自己去碰撞就好。 再來,無論家長的標準多麼寬鬆,在家就是要建立一定的規則。 服從規則、甚至是年紀再大一點的討論規則與挑戰規則,都是社會化的過程,畢竟社會就 是有明文的與隱性的規則。 前面所談的遊戲也是一種規則。 經研究統計,不建立規則(這些研究會認定此現象為過度溺愛)的家庭與虐兒的家庭養出 來的孩子,犯罪率是一樣高的。 這部份有很多書在談,有興趣我再找找書單。 我不是說我不認同要放手或留給孩子空間,我也不太喜歡有些家長覺得要管教孩子、或是 一發生事情就否定或唱衰孩子,或幫孩子鋪好路。 但該積極介入的,再累都還是要作。 我這篇是針對ballII與認同其教養方式的家長發的, 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我一點都不排除ballII的心胸廣闊、孩子極為天使或是所有 一切美好事物都發生沒有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存在,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所堅持有其規 則而且運作得宜。 我只是就我看到,很片面的資訊與印象,提出一些建議,以上都尚屬善意。 若要說心底覺得ballII還能那麼天真的面對這一切(我承認這句話有點重,如果有人這樣 說我我也會不開心,等請容我直白一些), 對照我自己,不免覺得只是因為ballII的孩子還沒有兩歲罷了;兩歲的線一過,不要不要 期一來(而且來得很快),就會覺得噢我可愛的孩子跑到哪裡去了。 然後就會開始大量的看資料想要瞭解怎麼解決現在的狀況, 然後,就會發現以前的自己多天真。 畢竟在我孩子兩歲之前,要將她帶離遊樂場,完全沒有難度。 當然也不排除ballII的孩子兩歲後還是那麼可愛。畢竟媽媽看起來也是可以處之泰然,不 得不說,實在是很好的心態與狀態。 但不可以只是這樣。 最後,另外提醒,如果不要不要期沒有發生,是應該要看早療的。 *更正: 如果沒有不要不要期,代表自我形成有問題。到青少年很容易反撲叛逆。 所以在小時候就要積極協助自我意識的建立。 未必要看早療,就此更正。 此外也一併提醒(原本沒有要打這段),如果兩歲前很好帶,要注意有沒有ASD的問題。 當然不是一定會有,但家長可以多接觸相關書籍,以作為評判孩子狀況的標準。 -- 據說,燃香所產生的煙是溝通的媒介,包覆著簌簌的思念與期許,裊裊而上。 就只是怕漏傳了些許訊息,是以緊緊旋繞著,反反覆覆的,直至末稍,消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36.229.120.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BabyMother/M.1714664686.A.4B9
suction : 我以前也有這種迷思(?) 例如小孩的衝突讓小孩自 05/02 23:48
suction : 己解決才能學會 但是後來朋友說到鷹架理論 要小孩 05/02 23:48
suction : 完全靠自己發展出解決方法是很困難的 家長給選項、 05/02 23:48
suction : 陪練習也一樣可以讓孩子學會 那我們幹嘛不幫孩子架 05/02 23:48
suction : 鷹架呢 05/02 23:48
tiiyuway : 等兩歲文(敲碗 05/02 23:50
suction : 不過我是覺得家長要去了解兒童的發展 一樣是爬高 三 05/02 23:51
suction : 歲跟四歲的判斷能力跟體能就不一樣了 四、五歲稍微 05/02 23:51
suction : 玩得有挑戰性一點 旁邊就有家長說危險、不准 這種 05/02 23:51
suction : 狀況就有點過保護 05/02 23:51
swoodstock : 推! 有些能力是孩子無法自己發展的 05/02 23:53
suction : 然後 自己對教養有一些堅持的話 最好出門找同溫層一 05/02 23:55
suction : 起玩 要放生就一起放生 不會影響其他人也比較放鬆 05/02 23:55
sakuralove : 加入前詢問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以及排隊輪流玩, 05/02 23:56
sakuralove : 或交換手上的玩具,這些都是需要大人引導學習的, 05/02 23:56
sakuralove : 她只是放任小的亂入,至今只是運氣好沒受傷而已。 05/02 23:56
sakuralove : 另外想請她兩三年後再回來看自己到底寫了什麼 05/02 23:56
ossan6131 : 推你的條理清晰並且替原原po設想,分享放手給孩子探 05/03 00:08
ossan6131 : 索立意良善,但開頭就說別家親子互動讓她「血壓升高 05/03 00:08
ossan6131 : 」然後開始說自己的作法有多與眾不同,讓人接收到的 05/03 00:08
ossan6131 : 自然會是優越感及自負 05/03 00:08
mei0624 : 推這篇~非常認同! 05/03 00:13
awajireika : 原來沒有不要不要期需要看早療!筆記起來QQ 05/03 00:35
Sugarglider : 感謝分享 05/03 01:09
catspajamas : 推兩歲叛逆期後真的是另外一種狀況,但原po蹺蹺板 05/03 01:34
catspajamas : 的那一段敍述我看得怵目驚心,如果我女兒在玩蹺蹺 05/03 01:34
catspajamas : 板然後一個小嬰兒跑過來趴在另外一端,還努力要爬 05/03 01:34
catspajamas : 上去、結果家長卻在旁邊一吭不響地看著,我只會當 05/03 01:34
catspajamas : 這家人大有問題啊! 05/03 01:34
ALENDA : 推 05/03 01:39
banbooo : 沒有不要不要期不一定要看早療,每個孩子的氣質本 05/03 02:02
banbooo : 身就不同了 05/03 02:02
kikill : 推 05/03 02:06
Sourxd : 沒有不要不要期不一定要看早療+1 05/03 03:18
neak : 我家寶寶有在早療,不要不要期晚了一年多三歲多才 05/03 04:21
neak : 來,我覺得寶寶要會講話,而且很想跟你說的時候,才 05/03 04:21
neak : 會開始不要不要,我寶寶三歲前不會講話的時候,一遇 05/03 04:21
neak : 到事就崩潰大哭,跟不要不要有落差 05/03 04:21
neak : 大部分時間都自己解決(自己拿高處的東西、從來不會 05/03 04:22
neak : 要求換尿布),這種沒有溝通能力,就需要早療 05/03 04:22
neak : 等他會講話,就突然什麼都要你幫忙,什麼都要他方 05/03 04:24
neak : 式,開始不要不要期 05/03 04:24
DAKOU : 我剛剛再翻了一下書,修改一下:「不要不要期是自我 05/03 06:21
DAKOU : 形成的問題,如果沒有不要不要期,代表自我形成慢, 05/03 06:21
DAKOU : 到青少年很容易反撲叛逆。所以在小時候就要積極協助 05/03 06:21
DAKOU : 自我意識的成立」。謝謝各位指正。有電腦再修改內文 05/03 06:21
DAKOU : 。 05/03 06:21
maddercat : 推 05/03 06:52
almo527 : 推 05/03 07:06
skoqqq : 推,孩子需要先經過適度的引導,再放手讓孩子嘗試 05/03 07:12
sakuralove : 那個爸爸也傻傻的,小嬰兒坐蹺蹺板後面手沒抱好往 05/03 07:17
sakuralove : 後倒算誰的 05/03 07:17
quiet93 : 對,社交是需要示範的 05/03 07:24
quiet93 : 而且公園各年齡的小孩都有,每個小孩的溝通能力不同 05/03 07:34
quiet93 : ,在大小孩眼裡,他小孩的年齡不算是可溝通的範圍 05/03 07:34
quiet93 : 遇到不會講話的嬰幼兒怎麼溝通,"我們想自己玩""我 05/03 07:36
quiet93 : 們不想跟你玩""你要排隊",講不通的 05/03 07:36
kitten631 : “小孩往後倒就跌倒,以後就知道要抓住啦” 我是有 05/03 07:52
kitten631 : 遇過這種家長屬於這種放任學經驗的,但自己沒顧小 05/03 07:52
kitten631 : 孩,小孩受傷還等別人來道歉那種應該只算__家長。 05/03 07:52
gourou : 推 05/03 08:10
quiet93 : 其實就連成人都還在學習如何與其他小孩跟家長互動, 05/03 08:27
quiet93 : 很多文章都提到類似的困擾 05/03 08:27
quiet93 : 那為什麼會覺得小孩就能獨自得到答案,尤其現在少子 05/03 08:28
quiet93 : 化,獨生子根本沒有與其他小孩的長期互動經驗 05/03 08:28
quiet93 : 社交文化是一種社會參照,每個文化族群都差異很大 05/03 08:31
pennymstkd : 我想原原po的原意應該是當小孩在探索時,我們不需要 05/03 08:40
pennymstkd : 特別教他這個玩具要怎麼玩,而是讓小孩自己去找出怎 05/03 08:40
pennymstkd : 麼玩,自己發揮創意怎麼玩。至於講話這部分原原po也 05/03 08:40
pennymstkd : 有說在家常常跟小孩說話,他的沉默應該是單指探索的 05/03 08:40
pennymstkd : 不介入以及讓小孩自己跟其他小孩相處。不過我也覺得 05/03 08:40
pennymstkd : 這種自我探索應該要分場合,要適時介入,小孩之間的 05/03 08:40
pennymstkd : 相處也是需要適時的介入。之前帶約一歲半的小孩去公 05/03 08:40
pennymstkd : 園玩,遇到一個可能大班或小一的哥哥,那個哥哥很熱 05/03 08:40
pennymstkd : 情的一直找我兒子,要帶著他玩,我跟阿公就是緊跟著 05/03 08:40
pennymstkd : 兒子在旁邊看,結果在溜滑梯的時候,那個哥哥差點就 05/03 08:40
pennymstkd : 推我兒子下去了,我看得出來那個哥哥沒惡意,他是想 05/03 08:40
pennymstkd : 教我兒子怎麼溜,但還是被我制止了,跟那個哥哥說弟 05/03 08:40
pennymstkd : 弟還小讓他慢慢溜就好了。還有我兒子在慢慢爬樓梯, 05/03 08:40
pennymstkd : 哥哥就又要出手拉他了,我也是趕緊跟哥哥說讓弟弟慢 05/03 08:40
pennymstkd : 慢爬,這樣拉弟弟手有可能會受傷。所以就算小孩沒惡 05/03 08:40
pennymstkd : 意,也有可能用錯方法,這時還是需要大人介入跟他們 05/03 08:40
pennymstkd : 說該怎麼做。 05/03 08:40
shiningwine : 沒錯,原原po文章只覺得那是因為小孩還小,等到長大 05/03 08:59
shiningwine : 就知道多天真,但原原po文字內容真的帶著一股優越感 05/03 08:59
shiningwine : 讓人不舒服 05/03 08:59
mashilegolas: 推,原PO讓我不舒服的是她太看輕嬰幼兒身旁潛在危險 05/03 09:04
mashilegolas: 讓幼童自己接近馬路跟接近移動中的翹翹板真的不行阿 05/03 09:05
kitten631 : 真的家長都放著不管不教,最後是一群半獸人互咬互 05/03 09:10
kitten631 : 推尖叫爆哭,最後強者為王,其他小的聽命。不覺得 05/03 09:10
kitten631 : 幾個家長能接受真.放養XDDD 05/03 09:10
red2010 : 話說他id不是4個L,長度不同可能是LLII的小寫 05/03 09:18
xc32826 : 很認同,坦白說我在孩子2歲3個月前我完全沒有因為他 05/03 09:18
xc32826 : 的任何事情而生氣或沮喪,但在他開始頑強抵抗後, 05/03 09:18
xc32826 : 我真的會不時感到沮喪,因為1件事指導示範100次他 05/03 09:19
xc32826 : 還是不見得能做好(例如不要打人咬人,可以怎麼做 05/03 09:19
xc32826 : 等等,因為3歲以前衝動制御很困難) 05/03 09:19
flydogzzz : 先不要製造別人困擾再去教導,最討厭衝突當下只顧教 05/03 09:33
flydogzzz : 育自己小孩浪費別人時間 05/03 09:33
nqj : 其原PO注意力有一直在小孩身上啊,總比在旁邊滑手 05/03 09:35
nqj : 機的父母好,有在看著小孩再大點就知道要不要調整 05/03 09:35
nqj : 介入程度了 05/03 09:35
eskicurl : 推~~先不管原Po,我覺得這篇好實用 05/03 09:37
nqj : 這篇很棒又實用+1 05/03 09:41
cnn60633 : 推分享 05/03 09:51
sotired : 注意力在小孩身上但不作為,讓別的爸媽出手,我覺 05/03 09:55
sotired : 得跟滑手機的效果滿類似的... 05/03 09:55
LauraRoslin : 我也覺得這個很實用 05/03 09:56
LauraRoslin : 我就是長到大都很難融入的那種人,後來發現只要掌握 05/03 09:56
LauraRoslin : 你說的原則,其實沒有很難。 05/03 09:56
LauraRoslin : 我的母親因為身體因素在我幼兒時期幾乎不曾帶我和手 05/03 09:56
LauraRoslin : 足到公園玩(基本上連離開5樓公寓都很少,買菜就打 05/03 09:56
LauraRoslin : 電話請熟識的店家送上樓)所以我們都很缺乏同儕互動 05/03 09:56
LauraRoslin : 能力。自己的孩子在公園裡面遇到衝突,其實我也不知 05/03 09:56
LauraRoslin : 道該怎麼介入,很多時候都是跟別的爸媽取經。 05/03 09:56
star840322 : 推這篇 05/03 10:08
ioopoo : 對,大家放養起來,全部在公園廝殺,上演真人版蒼蠅 05/03 10:11
ioopoo : 王 05/03 10:11
ginger0911 : 我覺得3歲以下不用非得跟大一點的小朋友玩不可,造 05/03 10:15
ginger0911 : 成人家困擾就要適時抱開了,不要只是口頭告知。 05/03 10:15
cynthiachen : 這篇很實用 05/03 11:09
sunnie5566 : 我覺得原篇未必會養成需要早療或是ASD的小孩,但很 05/03 11:11
sunnie5566 : 高機率小孩以後上學會一直被老師投訴,然後家長還不 05/03 11:11
sunnie5566 : 以為意,覺得讓小孩自己解決,家長不介入,讓他自由 05/03 11:11
sunnie5566 : 探索就好。 05/03 11:11
THANN : 推這篇 05/03 11:24
sunnie5566 : 我不是說養成ASD,只是那個或的斷句問題啦Orz 05/03 11:28
DAKOU : 哈哈哈 抱歉我看懂了 05/03 11:30
sunnie5566 : 我家也有ASD小孩,我沒有其他意思XD 05/03 11:30
sunnie5566 : 老實說,我在其他篇文章是蠻欣賞B 大的,但這篇看了 05/03 11:34
sunnie5566 : 他「實際」帶小孩去公園的行為,實在是沒辦法認同, 05/03 11:34
sunnie5566 : 覺得很衝擊,如果他讓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放任,真 05/03 11:34
sunnie5566 : 的很不OK,在其他人眼裡看來就是沒在顧的,而且他不 05/03 11:34
sunnie5566 : 理解這樣在他人眼中是不好的,才能這般沾沾自喜的打 05/03 11:34
sunnie5566 : 出來,他可能甚至不懂為什麼會被抨擊,我覺得他的小 05/03 11:34
sunnie5566 : 孩可能會有些錯誤認知。 05/03 11:34
Tochter : 你的文章寫得好棒,文字組織能力好強(當然,內容本 05/03 11:35
Tochter : 身也很棒,但現代人普遍稀缺的文字組織、段落編排、 05/03 11:35
Tochter : 文章構成能力更令我感到驚歎!),謝謝你的分享~ 05/03 11:35
b880630 : 真的超討厭在公園遇到放養的小孩...不介入只是比較 05/03 11:35
b880630 : 好聽的說法,哈 05/03 11:35
oiio0971 : 推,等書單XD 05/03 11:36
happystill : 推這篇,我的成長背景和Laura大相似,也對於孩子在 05/03 11:40
happystill : 公園的衝突處理很挫折,感謝您的分享~ 05/03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