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全親餵,從出生的30%一路掉到2%所以對這個話題很有感, 我當時掉到2%時也很猶豫我全親餵是正確的嗎, 當時有跟兒童護士陳述我的擔憂,但護士問了我兒的活力狀況、平常作息跟尿布量後建議我繼續親餵, 我兒現在三歲了,還是2%寶,一直都小小的,他就是不重吃。 同期我有一個朋友,也是很堅持親餵,但小孩體重一直掉,也忘了掉到幾%, 但他兒子一直比我兒子大隻,可見是大於2%的, 當時她兒子體重一直掉後也問了兒童護士,兒童護士聽到她說她兒子吃飽不到一小時就在哭時直接請她換成配方, 兒童護士說小孩根本沒真的吃飽過,果真換成配方後體重就直直上去成為60%寶寶, 事後我朋友做了健康檢查,查出身體出現一些狀況,很多指數根本沒過關,這些屬於我朋友私人的事我就不多說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39.9.105.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BabyMother/M.1693934825.A.87D
neveror : 媽媽身體狀態影響母乳品質這塊好像沒辦法檢測 09/06 02:05
yohappy : 媽媽身體狀態確實影響母乳 09/06 04:28
yohappy : 應該說不只是母乳,胎兒體況也跟媽媽身體營養很相 09/06 04:29
yohappy : 關 09/06 04:29
borneol : 你想表達什麼…繼續喂還是不要繼續喂..? 09/06 07:19
ATrain: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 09/06 07:19
una283 : 她應該是表示每個人狀況都不同 你可以不代表她可以 09/06 07:21
una283 : 親餵不是教條或是信仰不需要搞到身心俱疲 09/06 07:23
kitten631 : 這篇重點應該是:要不要補配方,請相信專業判斷 09/06 07:52
linyap : 謝謝六樓 不然我真的看不懂他要表達什麼 09/06 07:53
euruing : 看不懂重點 囧 09/06 08:11
grado0802: 男友上包養網 該放生嗎 09/06 08:11
karenlo : 想到某回文還說非洲媽媽的母乳也一樣營養足夠 09/06 08:23
huiyajudy : 重點就是要相信專業判斷,別人可以繼續餵不代表你也 09/06 09:39
huiyajudy : 可以 09/06 09:39
canlest : 五樓的問題就是答案呀XD 相信專業判斷就對了 09/06 11:04
TolerTSAI : 非洲現在這麼進步 營養充足的人很多了 09/06 11:37
smilejin: 是這個包養平台 09/06 11:37
TolerTSAI : 戰爭時期嬰兒養不活就足以證明母奶營養會受到母體影 09/06 11:38
TolerTSAI : 響了 09/06 11:38
dingcross : 推6樓 基本上就是除了看數字也要看實際狀況去應變 09/06 11:42
dingcross : 這篇的兩個例子是很棒的對照 09/06 11:42
aracian : 饑荒的地方,不餵母奶難道有配方奶可以代替嗎? 09/06 13:43
qusekii: 交男友跟包養有什麼差別 09/06 13:43
yohappy : 那些地方母乳餵不活的已被天擇,所以沒有那種統計 09/06 14:07
yohappy : 數據 09/06 14:07
yohappy : 暫不討論統計資料,光是喝了吧配方奶精氣神十足活起 09/06 14:09
yohappy : 來,喝母奶遲遲無法改善,光這點就可以87%都喝配方 09/06 14:09
yohappy : 奶了 09/06 14:09
Y949731: 包養網到底在紅什麼? 09/06 14:09
a242026she : 覺得當媽很難,一切需相信專業醫師,但同時也要相信 09/06 14:34
a242026she : 自己是最棒的媽媽也很重要。 09/06 14:34
sk2sk2sss : 最好笑的是 09/06 15:39
sk2sk2sss : 遇到兩個醫師不同說法的話 09/06 15:39
sk2sk2sss : 還要去看第三個? 09/06 15:39
T730733: 有人被包養 09/06 15:39
sk2sk2sss : 還是自己決定? 09/06 15:39
anzi : 真的很在意體重就搭配配方奶,真的很想餵母奶就繼 09/06 22:55
anzi : 續餵,就算混哺導致母奶產量下降也沒關係,反正母 09/06 22:55
anzi : 奶又不是只有吃飽功能,對媽媽寶寶都有安撫作用 09/06 22:55
naini : 不同醫師不同說法也很常見,畢竟醫生是人,專精的科目 09/07 09:17
FireStation: 求包養...管飽就好XD 09/07 09:17
naini : 不同,又因為是人也可能因為自己的信仰理念而有不同 09/07 09:17
naini : 觀點,如果是很重要的決定就多看幾個醫生,自己也得稍 09/07 09:18
naini : 為研究一下,然後綜合判斷後再決定作法 09/07 09:18
ballII : 不負責任翻譯:要不要繼續親餵,主要不是看生長曲線 09/07 09:26
ballII : ,而是看活動力與情緒。第一個寶寶一切表現都好,故 09/07 09:27
Thobel: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求包養) 09/07 09:27
ballII : 繼續親餵。第二個寶寶浮躁不安,故補配方。那麼為何 09/07 09:27
ballII : 第二個寶寶的母乳不夠呢?可能跟媽媽本身生病有關 09/07 09:28
sashababie : 推樓上翻譯,再補充:請相信專業人士的判斷和建議 09/07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