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各國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
i386: 這篇的論點在打臉魯空死抱著"房價所得比"這數字ㄟ 笑死01/11 10:58
同i386所言, 我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很多人拿著房價所得比在討論,但是卻對國外的情況一無所知※ 引述《omyh (華)》之銘言: : 因為從別處看到夢大的文所以第一次來房版 : 我覺得這篇文有幾個點可以討論: : 1. 人家講坪數的問題 卻被曲解為討論實坪虛坪 : 同樣總價2000萬台幣 在美國如果可以買100坪 台灣卻只能買25坪 哪邊算房價高呢? : 這就無法對等比較了 所以只用總價看會有一定的盲點 文章標題:各國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 想比坪數單價,你可以自己查資料來比,還是你的能力做不到呢? : 2. 那你說人均居住坪數吧 整篇文用的都是中位數 但這裡卻用平均數 : 這也是有問題吧? 要用也是人均中位數坪數才會比較公允? 我先問你,你有查過其它國家統計的居住坪數嗎? 各國統計居住坪數用的指標,是用平均比較多,還是中位數呢? 不要當巨嬰,你動手去查一下就知道。 單位: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積 台灣 51.5 (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 人均 15.57坪) 德國 46.0 (2018年 Housing Survey) 芬蘭 41.5 (2021年 Statistics Finland) 日本 40.2 (平成30年 住宅土地統計調査) 英國 38.1 (2018年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南韓 33.9 (2021年國土交通省住房調查) 立陶宛 29.6 (2021年 Total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越南 25.0 https://reurl.cc/edpzZR 除了 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 這些極低人口密度的國家外, 其它大部份的國家,人均居住面積都比台灣小。 不要當巨嬰,換你去查幾個國家,看居住面積的統計,大部份是用平均數還是中位數。 : 3. 你用家戶所得/房價 代表的是一戶不吃不喝多少年能買"一戶"房子 而不是房價高或低 : 假設你家有5個人 同樣用美國台灣當例子比較 : 2000萬台幣在美國買100坪能住5個人嗎 當然能很舒服啊 : 但在台灣買25坪能住5個人嗎 相對就不太行了吧? : 在台灣得買兩戶的情況下原文的數據就會失真了 你邏輯還好嗎? 2000萬台幣在美國能買100坪, 2000萬台幣在台灣也能買100坪。 還是你的平行世界裡,美國只有人口密度低的地區,台灣只有人口密度高的台北呢? : 4. 你說抱怨的人自己只願意住精華區不願意住偏鄉那當然買不起房子 我認為這不盡公允 : 你沒考慮到如果那些人不是不願意住偏鄉 : 而是因為交通/工作地點/居住環境沒辦法住那樣的地方呢? 這些都是成本 你都知道是成本,就代表有人願意花錢買這些成本,這應該很好懂。 大台北生活圈,通勤一小時內的範圍,家戶收入中位數的家庭會買不起? : 5. 肯定沒有100%完美的指標啦 但各國分家分戶的情況不一很難用家戶所得比 : 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指標應該是每坪(實坪)房價中位數/薪資中位數 : 然後看專家學者覺得人類基本生活空間要多少坪 乘上去之後各城市才能比較公允的比較 : 最後 我覺得每個人寫文章總是會有遺漏或是盲點誤區 : 不必總覺得別人都白癡自己一定是對的 也許會更容易找到真實的答案 : 如有錯誤之處還請指教 洩洩觀看 各國 每坪(實坪)房價中位數/薪資中位數 上面的數據,你能夠先查幾個國家來看看嗎? 你的能力做不到嗎? XD 拿房價所得比出來講,被戳破後又要另找戰場喔? 反正什麼數據都是假的,只有魯空的感覺才是真的啦! lol 真實世界比你想像的還殘酷,台灣擁房的難易度在已開發國家裡,算是偏低的。 不相信的人,可以去國外體驗看看。 像是社會住宅佔比最高的荷蘭 Amsterdam, https://i.imgur.com/OinJhqY.jpg
Amsterdam 整個城市的住宅有高達 42% 是社宅, 整個城市有 54%的人口住在社宅Amsterdam 住在社宅人口的比例是歐洲最高。 要足夠弱勢、收入要夠低,才能進入社會住宅的排隊名單。 https://reurl.cc/nrZGq6 Amsterdam 社會住宅的排隊時間要 12.5 年才能等到。 等不到社宅的人怎麼辦? 租私人住宅啊! 2023Q4 Top 10 Ranking for Absolute Price per Property Type https://i.imgur.com/eA5WzSF.jpg
https://i.imgur.com/UeHfqPF.jpg
Apartment: 有房間的住宅大樓單位,有廚房、浴室、臥室及客廳。 例如:一房一廳、兩房一廳、三房一廳。 Room: 分租雅房。 Studio: 沒有客廳的小套房,有獨立的浴室。 Amsterdam 私人住宅的租金常年位居歐洲前三名,甚至常常是第一名。 鄉民:荷蘭 Amsterdam 收入很高,這點租金不算什麼。 https://i.imgur.com/JaVMgEN.jpg
Amsterdam 2022年家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5100歐 對照: 台北 2022年家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28.3萬台幣 = 39032歐 (20221230匯率 32.87) Amsterdam 的家戶可支配收入居然還輸給台北 lol ps: 台北的家戶收入與家戶可支配收入,放在全球大城市來看,都是非常高。 Amsterdam 家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 35100 歐 = 每月 2925歐 Apartment 每月租金 2200歐 Studio 每月租金 1570歐 這就是在貧窮線上生活的 Amsterdam 中位數收入家庭。 對照: 台北 家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28.3萬台幣 = 每月 106916 台幣 台北租金:https://i.imgur.com/4FLJkM8.png
台北的中位數收入家庭,就算沒有買房,付租金也是輕輕鬆鬆https://i.imgur.com/g0lESpX.jpg
Amsterdam 的住宅自有率只有 29%,對中位數收入的家庭來說,這才是地獄模式。 台灣沒有居住正義! 被打臉:居住不等於擁有,台灣租金很便宜。 台灣沒有買新房正義! 被打臉:通勤一小時範圍內,很多新房可以挑。 台灣沒有台北買房正義! 被打臉:中位數家庭收入,買台北中位數屋齡並不困難。 台灣沒有買台北新房正義! 被打臉:你的資產PR 有跟上 台北新房的PR嗎? 居住正義自助餐,隨便夾吧!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25.224.146.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ome-sale/M.1704954581.A.D0C
i386: 這篇的論點在打臉魯空死抱著"房價所得比"這數字ㄟ 笑死01/11 10:58
kinnazeen: 太兇了 啪啪啪啪啪 01/11 14:36
abyssa1: 台灣就是稅金低租金低大家儲蓄高,才會整天喊買房正義 01/11 14:36
KrisNYC: 打爆頭 01/11 14:37
frowning1226: 推~ 01/11 14:39
tale1890: 求包養...管飽就好XD 01/11 14:39
kevin28: 推推 01/11 14:40
pierre0650: 嗚嗚嗚 說好不打臉的 01/11 14:42
empireisme: 下次我是不是可以故意被打臉,夢大就會查資料給我哈 01/11 14:42
empireisme: 哈 01/11 14:42
leota: 爽 01/11 14:48
waterway: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求包養) 01/11 14:48
leadergod1: 每次看夢大文章,都覺得神清氣爽,獲益良多XD 01/11 14:49
fluffyradish: 這種人只適合去北韓生活拉 01/11 14:53
uvuv: 粗暴言論大可不必 01/11 14:53
MiniArse: 內政部公布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15.52 01/11 14:58
mark1888: 有沒有富二代要包養 01/11 14:59
specialrain: 夢大 就是推 01/11 15:03
fluffyradish: 樓上看下系列文第一篇吧 01/11 15:03
fluffyradish: 看來第一篇在來討論房價所得比不然一直跳針看了很難 01/11 15:05
fluffyradish: 受 01/11 15:05
robot456: 看完這篇樓樓上還在房價所得比,可憐哪 01/11 15:05
Quaranta: 身邊有朋友被包養 01/11 15:05
paunch: 數字冷冰冰,配上打臉聲熱鬧多了 01/11 15:11
kobe58105: 太粗暴了 01/11 15:19
KrisNYC: 歌詞 01/11 15:21
alfrog0414: 戰力max 太粗暴 我喜歡 01/11 15:22
KrisNYC: 等待著別人給幸福的人往往過得都不怎麼幸福 QQ 01/11 15:22
schlemm: 亞洲最大包養平台上線了 01/11 15:22
alfrog0414: 辛苦了還要為了那種沒邏輯的質疑認真回一篇 01/11 15:22
sanfan: 美國部分不認同 若要說美國買房難度和台灣相當根本是硬掰 01/11 15:26
pauljet: 推 有理有據 01/11 15:26
supereva: 這就是我不太怕誰來打房的原因 因為台灣房市根本就很 01/11 15:28
supereva: 健康 01/11 15:28
Wirol: 包養SD = SugarDaddy? 01/11 15:28
supereva: 台灣人就是這麼有錢能負擔這個房價 01/11 15:30
sanfan: 要和歐洲比是有可能因為歐洲薪水不高 就靠社會福利好 01/11 15:34
sanfan: 要和美日比 如果是討論移民工作的文章 共識都是買房容易多 01/11 15:34
elliotpepe: 1 01/11 15:36
sanfan: 當然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看你要和什麼比本來就會有不同結論 01/11 15:37
marecht: 這個包養網正妹好多 是真的嗎 01/11 15:37
jc761128: 很兇!!! 01/11 15:37
jc761128: e04 會被7樓笑死 你是邏輯鬼才吧XD 裝魯空騙資料 01/11 15:38
supereva: 會說移民買房容易多的人你也要看他講的內容 很多人在 01/11 15:39
supereva: 台灣要住市中心 出國移民突然就願意住郊區了 01/11 15:39
supereva: 就像很多人租房用套房在算 買房就要買兩房電梯大樓 01/11 15:40
riokio: 真的有這麼多人在找包養 01/11 15:40
supereva: 根本不是同一標準比較 01/11 15:40
pauljet: 出國移民才知道住就是外國人的種姓制度 01/11 15:40
sanfan: 事實上美國很多大公司總部就是在郊區 而且郊區可能治安好 01/11 15:40
zaitkirk: 夢大真好 01/11 15:41
supereva: 對啊 突然都不需要捷運 百貨 便利商店了 01/11 15:41
wiimas: 有人可以分析一下包養平台的差異嗎 01/11 15:41
sanfan: 不幸的是美國本來就沒有捷運百貨便利商店.... 01/11 15:42
sanfan: 大概只有紐約芝加哥地鐵能用 但是要靠那通勤也很難受 01/11 15:43
supereva: 這就是移民啊 誰知道看的是不是相同pr在選擇的房? 01/11 15:44
abyssa1: 台灣大公司也很多在郊區啊 市值排行列出來 真的在高貴市 01/11 15:45
abyssa1: 區的也不多 台塑 中華電 各大金控而已 01/11 15:45
Branlli: 那個包養網人最多XD 01/11 15:45
abyssa1: 半導體業就不用說了 你看廣達緯創華碩台達電中鋼和泰車 01/11 15:47
abyssa1: 大立光員工買房子困難嗎? 01/11 15:47
ioeve: 忽然想到,前幾年有個魯蛇在說台北市中古屋可以在加州買透 01/11 15:47
sanfan: 前同事大學畢業在德州就買了二手獨棟房20多萬 年薪7-8萬吧 01/11 15:47
sanfan: 那附近很多大企業大銀行科技業 百貨商場都有 01/11 15:47
Cinedt: 我妹上包養網被我發現= = 01/11 15:47
abyssa1: 林口幾年前也都不貴啊 土城可以買三峽 汐止可以買基隆 01/11 15:48
supereva: 這也還好啊 群聯的工程師買個竹南大埔也輕輕鬆鬆 01/11 15:48
ioeve: 天。問他在加州灣區哪可以買到,結果還被他罵在灣區怎買 01/11 15:48
sanfan: 他的工作在台灣只有台北有 01/11 15:48
ioeve: 得到。 01/11 15:48
Drither: 隔壁桌的人竟然在討論包養... 01/11 15:48
supereva: 附近要看多附近 美國的附近跟台灣的附近定義又不同了 01/11 15:49
supereva: 去加州矽谷附近買看看啊 01/11 15:50
mumeisuki: 台灣法規對租客是相對沒保障的,房東想賣房隨時都可能被 01/11 15:50
mumeisuki: 掃地出門,也難怪大家都想買自己的 01/11 15:50
IBIZA: 德州甚麼地方啊 你也可以去嘉義之類的買400萬的 01/11 15:50
Notker: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01/11 15:50
IBIZA: 講美國就講偏遠地區 講台灣就一定要買台北 01/11 15:50
TNPSCG: 人均15.57坪是建坪嗎? 01/11 15:51
xuit96lo: 人均15坪是怎麼算的阿 現在15坪隔2房住3人才正常吧 01/11 15:52
IBIZA: 他的工作在台灣只有台北有 所以咧 01/11 15:52
supereva: 我看過幾個講移民買房都是這樣啦 出國標準就變了 01/11 15:52
Peycere: 樓下被包養 01/11 15:52
supereva: 然後美國稅30% 房貸利率現在7%以上吧 不要只說房價和 01/11 15:53
supereva: 年薪 喔 還有很高的持有稅 01/11 15:53
abyssa1: 台灣還不少獨居老人一人住40+坪的 01/11 15:54
supereva: 我就問買得起新竹竹北的人 買不買得起矽谷通勤30小時 01/11 15:54
supereva: 內的房子 01/11 15:54
vd422: 現包養都上檯面了嗎 01/11 15:54
supereva: 30分鐘 更正 01/11 15:55
abyssa1: 人均15坪我猜應該是房屋稅籍的坪數 01/11 15:55
alexstag: 30小時… 01/11 15:55
alexstag: 矽谷應該比較貴吧?而且密度相對低,錢不夠一下就 01/11 15:56
alexstag: 被洗到很遠 01/11 15:56
lutano: 在包養網遇到朋友= = 01/11 15:56
supereva: 是啊 洗到很遠那台灣怎麼就要住在附近 01/11 15:56
sanfan: 所以那些科技業員工薪水在台灣是中位數嗎? 01/11 15:56
IBIZA: 這邊不就是用 城市中位數房價/城市中位數家庭收入 01/11 15:57
IBIZA: 都算到城市了你還想怎樣? 01/11 15:57
xuit96lo: 所以是車道車位公設算一起一人15坪喔 01/11 15:58
muiwo: 問卦:有包養SD的卦嗎 01/11 15:58
sanfan: 達拉斯離jpmorgan辦公室開車15分鐘內的地方 01/11 15:58
xuit96lo: 這樣40坪權狀 10坪車位 公設33% 室內17 陽台2 住3人 01/11 15:59
xuit96lo: 室內實際居住面積只有6喔 01/11 15:59
abyssa1: 台灣屋齡中位數3X年 哪來33%公設? 01/11 16:00
xuit96lo: 美國居住面積 車庫 花園 陽台 地下室 都不算欸 01/11 16:00
sunuzo: 隔壁桌好像是包養SD在見面XD 01/11 16:00
freekid: 笑死 講這麼明白了sanfan 還是搞不懂狀況 01/11 16:01
IBIZA: https://shorturl.at/BCENQ 這個2023年美國百大城市房價 01/11 16:01
IBIZA: 負擔 01/11 16:01
alexstag: 算面積其實沒意義了,一樣的價格能買很多種不同的 01/11 16:01
alexstag: 產品,有人願意住小一點換方便,有人不要,個人選 01/11 16:01
UNIQC: aSugarDating = 包養SD? 01/11 16:01
alexstag: 擇的東西幹嘛一直在糾結 01/11 16:01
IBIZA: 達拉斯, 25名, 房價中位數$370,126 01/11 16:02
IBIZA: 你同學買那間差不多當地房價中位數的半價而已 01/11 16:02
IBIZA: 達拉斯當地的房價中位數, 加上利息跟房產稅之後 01/11 16:03
blargelp: 會自己查資料的互魯空,查著查著都改做多了啦 01/11 16:03
dewaro: 未看先猜這包養網 01/11 16:03
IBIZA: 要佔當地家庭收入中位數的40.26% 01/11 16:03
orz811017: 英國也是蠻貴的,前陣子去玩看到倫敦zone1 新兩房也要 01/11 16:04
orz811017: 4000萬台幣左右 01/11 16:04
abyssa1: 臺灣農舍那些額外面積也不算啊 01/11 16:06
abyssa1: 美加紐澳居住面積比較大其實這沒什麼爭議 01/11 16:06
Elfego: 有人知道包養SD是什麼嗎 01/11 16:06
IBIZA: 我算過用同樣方式台北市的房產負擔是54.14%, 在美國排12名 01/11 16:06
abyssa1: 要不然歐洲人幹嘛對美洲新大陸趨之若鶩 01/11 16:06
abyssa1: 只是住這麼大鄰居變遠了生活便利性也會下降 01/11 16:07
Brioni: 台灣人均15坪,不錯欸,夫妻買30坪剛好 01/11 16:08
bnn: redfin一樣有average per sq ft價錢 紐約單價所得比差不多 01/11 16:08
Nicodim: 一定又是這包養網 01/11 16:08
bnn: 就還是照上篇的雙北加起來整個人口數的單價所得比 01/11 16:09
bnn: 當然你可以換查condo排除townhouse的不同比較基礎 01/11 16:10
Arnol: 先預約,我也要貼感覺文來給夢大打臉再長知識! 01/11 16:10
IBIZA: 新北的話, 中位數房價1525萬, 50分位家庭收入132萬 01/11 16:10
xuit96lo: 去查主計處統計 人均15坪不含公設陽台露臺等附屬建物 01/11 16:10
Foning: 包養平台不意外 01/11 16:10
xuit96lo: 所以是室內15坪欸 01/11 16:11
IBIZA: 以貸80%, 30年, 2.1%利率計算, 每月45707, 每年55萬 01/11 16:12
xuit96lo: 看來現在正常新兩房住2大1小 只有平均值1/3 01/11 16:12
Brioni: 用大樓看,曼哈頓買室內一坪的單價大概等於台北虛坪150萬 01/11 16:12
Brioni: 一坪的物件,應該很少台北人買到一坪150萬的等級 01/11 16:12
AKNY: 覺得包養網EY嗎 01/11 16:12
IBIZA: 台灣不動產實質利率千分之二, 1525萬的千分之二=1萬5250 01/11 16:12
IBIZA: 新北的買房負擔(含房貸本利及稅)是家庭年收入的42.8% 01/11 16:13
Brioni: 大部份台北房子還是比曼哈頓便宜 01/11 16:13
IBIZA: 和你同學買的達拉斯差不多 01/11 16:13
Brioni: 是說台灣3000萬的房子,約100萬美金,在世界各城市可以買 01/11 16:15
mysister: 包養網站葉配啦 01/11 16:15
Brioni: 怎樣的物件應該很好查才是 01/11 16:15
Brioni: 說台北房換去東京居住品質提升可能還有點道理,換去曼哈頓 01/11 16:18
Brioni: 或倫敦應該有感降級 01/11 16:18
Brioni: 3000萬台幣去曼哈頓只能買室內14坪的空間 01/11 16:22
sanfan: 所以37萬美金房子是多大 1500萬房是多大 又不用考慮了? 01/11 16:22
cir72: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01/11 16:22
sanfan: 利息的話現在利息和2年前可能差很多 就看是什麼時候買了 01/11 16:23
Brioni: 在台北可以買到室內20坪 01/11 16:24
TNPSCG: 平均每戶住宅建坪45.0 坪,每人可居住 15.6 坪 不是建坪嗎? 01/11 16:27
xuit96lo: 平均每人居住面積:有人經常居住住宅之總樓地板面積總和 01/11 16:31
sanfan: 我也沒說這篇錯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國家 就看你想和什麼比 01/11 16:31
ATrain: 包養真亂 01/11 16:31
xuit96lo: /居住於住宅內之常住人口總數 01/11 16:31
xuit96lo: 樓地板面積:係指該住宅實際居住用之室內總樓地板面積 01/11 16:32
xuit96lo: 不含公共設施及陽台、露台等附屬建物面積 01/11 16:32
sanfan: 要知道所謂移民紐約大部分也不住在曼哈頓 01/11 16:32
xuit96lo: 不含公設陽台 只看實際室內 主計處統計有15坪 01/11 16:33
grado0802: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01/11 16:33
abyssa1: 歐洲一堆人住百年古蹟 冷氣普及率低 居住面積很小不意外 01/11 16:33
xuit96lo: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是覺得這個統計人均15坪與實際相差甚遠 01/11 16:33
abyssa1: 如果有年齡別居住面積應該看得出來分佈差異 01/11 16:35
abyssa1: 老夫老妻甚至獨居老人住大房一大堆 01/11 16:35
abyssa1: 年輕人寧可小倆口住12坪也不要跟老人共享100坪 01/11 16:35
smilejin: 政治圈一堆包養好嗎 01/11 16:35
TNPSCG: 那報告寫的建坪是寫錯喔? 01/11 16:35
xuit96lo: 我看的是報告後面的名詞說明 01/11 16:36
yesmans: 巨嬰不需要救贖, 推夢大的數據 01/11 16:36
Brioni: 沒有個別行政區資料討論全台平均也是有點怪就是,萬里工寮 01/11 16:44
Brioni: 一定遠超15坪還不是空在那 01/11 16:44
qusekii: 有錢人一堆包養好嗎 01/11 16:44
freekid: Sanfan你前面才說這篇關於美國部分是硬掰,怎麼被Ibiza 01/11 16:44
freekid: 找數據出來後,又變成沒說這篇錯了 01/11 16:44
IBIZA: 你只看買沒用 買房的成本除了房價 還有 稅+利息+維護費 01/11 16:46
freekid: 買房難度被打臉,開始換戰場跑去利息跟居住面積,你要不 01/11 16:47
freekid: 要先想想等等又被打臉的話,你又要換去哪裡 01/11 16:47
Y949731: 學生妹被包養多嗎 01/11 16:47
sanfan: 我的意思是說我沒有反駁美國以外的部分 因為他主要比歐洲 01/11 16:47
sanfan: 台灣土地小本來就不能和地廣人稀的國家比 01/11 16:48
TNPSCG: 我查到的解釋是 每戶建坪÷每戶人數 01/11 16:48
sanfan: 利息和居住面積本來就是其他人先提的 他自己把利息算進來 01/11 16:48
IBIZA: → sanfan: 美國部分不認同 若要說美國買房難度和台灣相 01/11 16:49
T730733: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01/11 16:49
IBIZA: 當根本是硬掰 01/11 16:49
IBIZA: 請問一下你是拿哪裡跟哪裡比? 01/11 16:49
IBIZA: 我剛剛已經算過你講的達拉斯 難度跟新北差不多 01/11 16:50
sunsetswish: 有夠兇 夢大太猛啦 01/11 16:50
IBIZA: 不要老是美國用達拉斯 台灣就要用台北 好嗎? 01/11 16:50
FireStation: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01/11 16:50
kusomanfcu: 房版文章內有龍珠可以找嗎? 01/11 16:51
IBIZA: 你這種比法才是硬掰 01/11 16:51
sanfan: 我沒有和台北比 所以和新北一樣 那真好啊? 01/11 16:52
IBIZA: 你覺得好就好啊 那看起來台美買房難度相當是事實 沒有硬掰 01/11 16:52
IBIZA: 對吧 01/11 16:52
Thobel: 亞洲最大包養網上線啦 01/11 16:52
sanfan: 因為我不知道台灣哪裡可以買那樣房子 台東透天都要千萬 01/11 16:53
IBIZA: 台東哪? 01/11 16:54
IBIZA: 其實你的問題一直都是在哪的問題 01/11 16:54
IBIZA: 你朋友買在達拉斯20萬的房子我相信不是新屋 01/11 16:54
sanfan: 新北鳥籠當然還是有很多好處 捷運便利商店什麼的 01/11 16:54
Reji: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 01/11 16:54
IBIZA: 請問你的台東透天是甚麼? 01/11 16:54
sanfan: 我都寫了二手屋 01/11 16:54
IBIZA: 是啊 所以我問的你的台東千萬透天是甚麼? 01/11 16:55
flexin: 看來空空的記憶跟金魚差不多 01/11 16:58
IBIZA: 我剛查了一下永慶 台東卑南鄉有400萬透天 01/11 16:58
Hathael: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01/11 16:58
flexin: 屁勒,台東透天千萬,中古馬上可以找一堆打臉 01/11 16:59
flexin: 米國高大上可以住中古屋,台巴子犯賤只能買新屋膩 01/11 16:59
TsuoTsuoNi: 這篇拿的是88炮打出來的火力嗎 01/11 17:03
benson502: 雲林縣還有200多萬的透天 01/11 17:04
hellogym: 美國買百年木製房真香 台灣買40年老透天真臭 ㄏㄏ 01/11 17:09
yovroc: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01/11 17:09
benson502: 美國光是看醫生那麼麻煩,就不適合人居住了,一般生命 01/11 17:13
benson502: 跡象穩定很不舒服去掛急診等7.8小時,在台灣等7.8分鐘 01/11 17:13
benson502: 沒叫到號就有人要翻桌了 01/11 17:13
sanfan: 美國真的住的很不方便 就算大城市也不好 01/11 17:16
sanfan: 有各種東西可以討論 要這樣比根本討論不完 01/11 17:17
helgalie: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01/11 17:17
TiauEX: 有反面意見的就回文發一篇阿 躲在推文裡論述不完整我們還 01/11 17:18
TiauEX: 看不清楚 斷斷續續的 01/11 17:18
s8752134: 有些人不是看不懂, 是自我放棄讓自己不想懂 01/11 17:22
s8752134: 說一次就好了, 原本不懂的, 看一次就會懂 01/11 17:23
s8752134: 原本不懂也不想懂得, 你講幾百次都一樣 01/11 17:23
OREOMZA: 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想包養 01/11 17:23
s8752134: 只會有無盡的理由 / 藉口, 去逃避而已 01/11 17:23
freekid: 笑死,自己舉例被打回來,就開始講討論不完,真的覺得討 01/11 17:24
freekid: 論不完,那你一開始是在反駁什麼? 01/11 17:24
freekid: 討論不完(x) 無法反駁(o) 01/11 17:24
liu1981sssss: 雲林虎尾鎮算熱鬧,老透天300多萬就有 01/11 17:25
punjab: 包養SD = aSugarDating 01/11 17:25
Robben: 住歐美鄉村=浪漫 住金山萬里=鬼島 01/11 17:33
Robben: 住日本通勤=浪漫 住台灣通勤=垃圾政府 01/11 17:34
Robben: 買泰國地上權=賺到了 買台灣地上權=誰要買 笑死 01/11 17:34
robot456: 歐美百年公寓香,台灣四十年公寓垃圾 01/11 17:35
frowning1226: 所以多多最好的策略就是想槓的時候陪槓精槓 01/11 17:35
sashare: 閨蜜上包養網還推薦我... 01/11 17:35
frowning1226: 沒空的時候當空氣,反正新台幣放自己口袋 01/11 17:36
benson502: 只有崇洋媚外或是一無所有的人,才會覺得國外很好 01/11 17:39
benson502: 幻想都很美好,但美國的魯蛇是直接睡路邊搭帳篷,一點 01/11 17:41
benson502: 機會都沒有,死在路邊也沒管 01/11 17:41
Robben: 也不是崇洋 就無法接受事實而已 01/11 17:42
sijiex: 包養? 01/11 17:42
bustinjieber: 一人15坪很正常吧,公寓坪數那麼大, 01/11 17:50
bustinjieber: 還是看不起老房子???? 01/11 17:50
bustinjieber: 而且別忘了雙北外的公寓更便宜, 01/11 17:52
bustinjieber: 甚至還有透天的建坪當超大分子。 01/11 17:52
benson502: 透天吧,雙北以為很堆老人自己掛名一間透天的,建坪少 01/11 17:53
VLADINA: 台全最的包養SD上線啦! 01/11 17:53
benson502: 說4.50,大一點還有7.80,更有錢就破百了 01/11 17:53
AhJaTyYn: 打臉響到銀幕都要震碎了 01/11 17:54
flexin: 笑屎,討論不完,所以你就是來抬槓的啊 01/11 17:54
flexin: 鄉下透天就是爽,我自住這間地40建8X,四人三狗五魚ㄧ龜 01/11 17:56
flexin: 分,還有書房Home gym,不過空空看不起 01/11 17:56
odemagus: 現在包養網都這麼直接嗎 01/11 17:56
xra686: 推 專業 01/11 17:57
celine007: 夢大好文先收藏 01/11 18:04
aa00788: 空空:自有住宅率高是因為台灣人都愛梭哈買房 01/11 18:42
aa00788: 空空:空屋率高是因為囤房成本太低 01/11 18:43
thepstar: 大家都想住台北 科技業就是新竹台中 通勤很遠是不得已 01/11 18:49
yes500: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 01/11 18:49
alfrog0414: 美國所謂人均居住面積 不知道有沒有考慮到一大堆人住 01/11 18:50
alfrog0414: 在無邊界領域aka街上 這些homeless不知道有沒有被算在 01/11 18:50
alfrog0414: 統計數據 01/11 18:50
maxiiiii: 推好文 01/11 18:52
NeihuSnape: 魯空:坪數要扣公設喇 01/11 19:03
alexantiy: 男友上包養網 該放生嗎 01/11 19:03
KrisNYC: 美國特定區域真的有可能2009年左右有比台灣好買 01/11 19:06
KrisNYC: 之後就是一路墊高 利率頭款付款總價通通都是變難 01/11 19:07
KrisNYC: 直到疫情緊急降息 和最近的加州免頭款圓夢專案... 01/11 19:07
KrisNYC: 真的要講比較好買 其實要把加州圓夢專案拿出來講才有機會 01/11 19:07
KrisNYC: 但即使是圓夢專案送你頭款 你面對的利率還是6%+ 01/11 19:08
sowrey: 是這個包養平台 01/11 19:08
KrisNYC: 只是刷題刷過捧了金飯碗後不用邊養貴死人房東邊存好幾年 01/11 19:09
zerofantacy: 英國居住面積真的小 樓梯也很窄 01/11 19:31
vassili0161: 我身邊講科學理性務實的都最不科學理性務實 01/11 20:10
NKVD: 到底是要多魯才能一直被打臉 01/11 20:37
NKVD: 要怪先去怪投錯胎比較有意義 01/11 20:38
cw758: 交男友跟包養有什麼差別 01/11 20:38
mark0204: 裝睡的叫不醒,裝傻的教不會,裝瞎的講不聽 01/11 21:08
kusomanfcu: 請幫我查幸福 小鬼這週期末考 會不會有書卷獎 01/11 22:05
chouwang68: 現在國小就有書卷?!!! 01/11 22:21
chouwang68: 最後自助餐那句笑死!XDDD 01/11 22:22
cdcardabc: 瑞士呢? 01/11 22:41
ludi: 包養網到底在紅什麼? 01/11 22:41
KrisNYC: 瑞士人都買到山裡或隔壁奧地利的小鎮去了還在瑞士... 01/11 22:47
KrisNYC: 版上找標題瑞士才剛一篇瑞士人放棄買房的 基本閱讀能力阿 01/11 22:48
KrisNYC: 那篇文還啟發了研究發現瑞士應該是最早把房貸變形成你幾 01/11 22:49
KrisNYC: 乎只要還利息的(前15年攤還總貸15%+利息 之後只要繳息) 01/11 22:49
KrisNYC: 人家的房價五十年前就高到本利攤還根本不可能買 01/11 22:50
peernut: 有人被包養 01/11 22:50
KrisNYC: 早早搞出幾乎不用繳本金的攤還方式 繼續推高房價了 01/11 22:50
s26492755: 真的還在瑞士…. 01/11 23:49
s26492755: 瑞士人放棄市區居多了 01/11 23:49
TsuoTsuoNi: 問瑞士紅明顯的,記得神山股票早點買 01/12 00:40
freekid: 那個講瑞士的之前發了一篇智障文給大家笑 01/12 01:14
xikimi: 求包養...管飽就好XD 01/12 01:14
wen17: 其實真的要考慮 還要考慮2個因素 01/12 04:19
wen17: 但這兩個因素都對是台灣負荷比較低的 01/12 04:19
wen17: 那就是房貸利率還有自住房稅率 01/12 04:20
wen17: 考慮進去外國房子更難買 01/12 04:20
wen17: 畢竟你總不能買了房子之後現金流爆炸房子被法拍吧 01/12 04:21
Avero: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求包養) 01/12 04:21
eupa1973: 太粗暴了 01/12 08:14
piliwu: 真的是臉腫翻了 01/12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