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jinso7410: 游真的是很優的財經youtuber 01/01 09:43
→ jinso7410: 比起以往老套分析師,天天吹自己短線多會抓 01/01 09:43
→ jinso7410: 然後看久了 什麼皮毛也沒學到 01/01 09:43
→ jinso7410: 游是天天給你大數據,告訴你目前長線投資方向沒變 01/01 09:43
推 nthomas: 推 一堆人還活在疫情的party 01/01 09:58
推 piliwu: 台北豪宅多,這種統計方法會被少數建案影響 01/01 10:02
→ s7024546: 都叫豪宅了又不像手槍宅一案2000戶應該不會失真吧 01/01 10:10
推 nthomas: 每年都有豪宅啊 不是看絕對數字 看增加率 01/01 10:13
推 skyg: 2023年全台進場新屋10萬戶,2024感覺會更少 01/01 10:23
推 jinso7410: 先講2024房市可能井噴的論點 01/01 10:41
→ jinso7410: 供給方面:建商購地和開案金額死亡交差 供給減少 01/01 10:41
→ jinso7410: 需求方面:主計處預計台灣2023先蹲2024再跳 01/01 10:41
→ jinso7410: 中歐2023也是呈現先蹲的行情 01/01 10:41
→ jinso7410: 等2024全球景氣復甦 降息 又搭配建商供給減少 01/01 10:41
→ jinso7410: 平均地權2.0和房地合一導致鎖盤供給下降 01/01 10:41
→ jinso7410: 2024之後房市漲幅齁 不敢想像 01/01 10:41
→ jinso7410: 不趁著2023大家都沒錢的時候卡位房市 01/01 10:42
→ jinso7410: 等大家都有錢之後 一起追價 價格又是另一個層級 01/01 10:42
推 bustinjieber: 2024緩漲沒問題,但應該不會暴漲,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除非又有什麼重大經濟/政策變化;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基本的供給缺少跟下一波換屋潮,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我個人‘’體感‘’是在2026之後發現,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如果有閒人可以整理建照總數變化,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大概會有更準確的結論,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不過房市的變化跟波段很長, 01/01 10:50
→ bustinjieber: 沒吃到魚頭,魚身魚尾都夠吃。 01/01 10:50
推 skyg: 沒事搞個囤房稅,繼續壓制建商供給,2024房市感覺很精彩 01/01 10:51
→ bustinjieber: 不過這兩年先佈局是很合理的做法, 01/01 10:52
→ bustinjieber: 回收期拉長就好了。 01/01 10:52
推 kensmile: 新屋低總價2000萬左右,單價比過去漲很多 01/01 11:03
推 cksai: 為什麼台北以外縣市都不蓋豪宅? 01/01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