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說台北市區都沒再上漲 我最近看到的幾個案例 新成屋都持續上漲 https://imgur.com/zFIMvBy 這個是同一戶交易紀錄 這物件離捷運站剛好500公尺 是哪一間就不透露 避免炒作 家人兩年前也購入一個更接近捷運站新成屋 同社區最近交易 若以這2年為計算作為比較 也是每坪上漲接近20萬 漲幅接近20% (原單坪約90 變成剛好超過110) 且同社區賣掉的那戶雖是新成屋 但已有人入住過 非全新一手屋 還有其他案例 只要接近捷運站幾乎都是這個情況 另外,20年內的中古大樓(921之後取得建照的大樓) 價格明顯被這些新成屋拉著提升,這些房子並不被視為老大樓 第二個受新成屋拉抬明顯的是老公寓、其次才是老華廈 30、40年老華廈、老大樓比較偏向另一個情況 這些物件是在靠裝潢漲價 沒裝潢的屋況差、室內風格有些真的很接近30年前 (黃色藤椅、不符現代審美的磁磚地板、天花板大吊扇、浴室沒乾濕分離等等) 這類物件價格真的不高 輸新北一環(新店板橋等)捷運新大樓 但只要室內裝潢過又是另一種價格 價格會變成高於新北一環捷運新大樓 但不及台北市捷運新大樓(廢話) 另外覺得台北市有管理(能丟垃圾、逃生動線設備完善)+近捷運站的老華廈真的不錯 公設極低,且有一些陽台外凸等各類小違建... 要取得同樣的室內使用空間,與新大樓(公設35%)相比 總價價格能差到1/3至1/2 最近兩年持續看房的心得 僅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36.229.133.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ome-sale/M.1703946515.A.ED1
bustinjieber: 低調一點,新北一環的盤也大概是這樣。 12/30 22:31
hsuweityng: 其它地方兩年都翻倍了 20%真的很少 12/30 22:31
OHHEEEEEED: 漲這樣真的少到不行 不要用台北看天下了 我買南港都從 12/30 22:32
OHHEEEEEED: 70漲到100 12/30 22:32
bustinjieber: 你是標題下錯了,漲幅不可能贏低基期, 12/30 22:36
ATrain: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 12/30 22:36
bustinjieber: 台北比較看重的是買盤實力跟實際金額。 12/30 22:36
iamfatfat: 樓上繼續膨風,台北仔都套慘了 12/30 22:38
a5292710: 原PO說的都是真的,都有數據。雙北近期買盤又外溢回辣 12/30 22:46
a5292710: 個明明只有4萬人設籍社團卻有12萬人,不知道多少黑粉的 12/30 22:46
a5292710: 特區了。 12/30 22:46
grado0802: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12/30 22:46
javabird: 台北市區還沒上百萬的就繼續漲朝百萬邁進, 但每坪已經 12/30 22:55
javabird: 破百來到百三百四的就...漲不動了,甚至賠錢還得賣不掉 12/30 22:56
jessicaabc98: 明年再漲60-85%,我早就說過了 12/30 23:06
s7024546: 三重70板橋80永和新店90相較起來北市130也還好吧 12/30 23:09
jessicaabc98: 三重明年就一百了 12/30 23:09
smilejin: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2/30 23:09
javabird: 你覺得還好,但一般人會覺得我還是去買80,90甚至100就好 12/30 23:13
bustinjieber: 板橋部分案子應該要站穩百了 12/30 23:13
bustinjieber: 台北本來就不是一般受薪階級在看的。 12/30 23:14
bms: 推台北心得 12/30 23:19
a123454698: 台北沒啥漲沒錯,那是指整體市場沒啥漲,你這個才22坪 12/30 23:48
qusekii: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12/30 23:48
a123454698: ,屬於剛需低總價範圍,漲幅高很正常 12/30 23:48
a123454698: 台北市一堆權狀20左右的,漲幅更大 12/30 23:49
jessicaabc98: 明年三重100 板橋150 12/30 23:56
blargelp: 快兩年漲8.4%還滿少的吧 12/30 23:59
IBIZA: 我2022三月到2023三月 銀行估價漲16% 12/31 00:11
Y949731: 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想包養 12/31 00:11
IBIZA: 不過實際應該是沒有 12/31 00:13
OhMyGoose: 台北永遠都不會漲的 遲早被其他縣市超車 12/31 00:31
ztdxqa: 台北市漲幅遠輸其他地區。只能用來自住而已。 12/31 01:12
ztdxqa: 不過看起來50歲以上的族群還是很喜歡買台北市,寧可住老 12/31 01:15
ztdxqa: 公寓 12/31 01:15
T730733: 包養SD = aSugarDating 12/31 01:15
inAAtauAA: 新大樓多少有剛性需求,原台北人想換新屋,釋出的舊大 12/31 02:35
inAAtauAA: 樓或公寓就有想住台北買不起新大樓的人接 12/31 02:35
NicholasTse3: 我在台北看到也是都在漲 12/31 06:39
Bennyhome: 看個案太憑感覺,幾乎所有統計都顯示台北市漲幅是全台 12/31 08:16
Bennyhome: 各縣市最末。信義房價指數、清華安富、國泰房價指數… 12/31 08:16
FireStation: 閨蜜上包養網還推薦我... 12/31 08:16
Bennyhome: … 12/31 08:16
Bennyhome: 也不完全是基期原因,多數國家都是首度或政經中心領漲 12/31 08:20
Bennyhome: ,強者恆強,貴還要更貴。 12/31 08:20
bustinjieber: 老實說,我個人這幾年研究下來, 12/31 10:38
bustinjieber: 以投資角度還真的要看個案, 12/31 10:38
Thobel: 包養? 12/31 10:38
bustinjieber: 房市真的很特別,用宏觀的角度去分析, 12/31 10:38
bustinjieber: 容易會失真,所以我雖然很習慣看數據 , 12/31 10:38
bustinjieber: 但反而不會用大數據在房市做最終決策, 12/31 10:38
bustinjieber: 房市質化分析的比重挺重的。 12/31 10:38
tsao7141: 台北市新舊大樓價差會無限擴大嗎?怎麼可能,當然是繼 12/31 10:41
Reji: 台全最的包養SD上線啦! 12/31 10:41
tsao7141: 續收斂,新大樓漲多少,舊大樓就漲更多上去。難不成每 12/31 10:41
tsao7141: 個人都買得起仁愛路正三房坡平車位高樓層的預售屋? 12/31 10:41
bustinjieber: 中古屋市場/預售屋市場的趨勢, 12/31 10:51
bustinjieber: 在不同發展程度的區域/城市中, 12/31 10:51
bustinjieber: 各自所代表的現象跟意義完全不一樣; 12/31 10:51
Hathael: 現在包養網都這麼直接嗎 12/31 10:51
bustinjieber: 舉個例子 12/31 10:51
bustinjieber: 如果新北某‘’蛋黃區‘’2020年新成屋60 12/31 10:51
bustinjieber: 2023年新成屋80,我可以大膽說 12/31 10:51
bustinjieber: 扣除雨遮這種不同法規的因子, 12/31 10:51
bustinjieber: 2018年以後的成屋大概都有80的實力; 12/31 10:51
yovroc: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 12/31 10:51
bustinjieber: 如果新北某‘’重劃區‘’2020年新成屋60 12/31 10:51
bustinjieber: 2023年新成屋80,2018-2020這段, 12/31 10:51
bustinjieber: 大概只有70-75的實力, 12/31 10:51
bustinjieber: 當然一定有一些‘’物件‘’可以到80, 12/31 10:51
bustinjieber: 但當中可能是因為裝潢費用的影響。 12/31 10:51
helgalie: 男友上包養網 該放生嗎 12/31 10:51
bustinjieber: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很細微的供需影響。 12/31 10:54
yiliang1107: 推bu大質化分析 12/31 12:17
iceyu: https://i.imgur.com/KDohkAB.jpg 12/31 16:11
iceyu: https://i.imgur.com/r5WPiAD.jpg 12/31 16:13
yuku9: 推bu大,每次by 大雙北分析的推文我都看得很認真 12/31 16:14
OREOMZA: 是這個包養平台 12/31 16:14
fairyofmoon: 各位 討論一個你們買不起的東西有什麼意思呢 再把話 12/31 23:20
fairyofmoon: 題帶回新北桃園OK? 12/31 23:20
pptsuck: 可觀啦那年不可觀 囤起來! 12/31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