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aitrop (嘴砲無雙)》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各國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 : 時間: Thu Dec 28 06:57:55 2023 : 剛好裡頭有些我還蠻熟的, : 平衡報導一下, : 首先, : 你提供的refine 資料是2021年的美國資料, : 當年洛杉磯中位數房價是705,900, : 不是你說的1025K 我的標準很一致 家戶所得中位數採用 2021年,房價中位數採用 2023年。 台灣、美國、英國都是同樣標準。 2021年 家戶所得中位數 https://www.rent-allowance.gov.taipei/Checkpoint 台北市166萬 https://nths.ntpc.gov.tw/FC 新北市133萬 台北與新北的房價中位數都取2023年的數據。 LA與NY 房價中位數資料來自Redfin https://www.redfin.com/city/30749/NY/New-York/housing-market https://www.redfin.com/city/11203/CA/Los-Angeles/housing-market LA與NY 人口數與家戶收入資料來自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los-angeles-ca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new-york-ny 倫敦資料來自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https://i.imgur.com/NBWHk6M.jpg
https://i.imgur.com/7wSVLKh.jpg
反觀你,房價中位數 美國的部份 拿2021年的數據。 台灣的房價中位數你有拿 2021年的資料來做比較嗎? : 結論就是美國加州與紐約的大城市 房價所得比 都比 台灣高不少, : 但是美國不是只有加州與紐約, : 即使是 San Jose, Phoenix 都比遠比台灣便宜, : 美國99% 的地方都遠比台灣便宜 1. 你有看到文章標題嗎? 各國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 先看好標題再討論吧。 台灣大城市的代表,我拿台北與新北出來, 美國大城市的代表,我拿 LA與 NY 出來,這樣有很難理解嗎? 美國大城市的代表,除了 LA 與 NY 外,你有更具代表性的選擇嗎? 2. 美國99% 的地方都遠比台灣便宜? 你愛誇大的老毛病又犯了。 https://www.redfin.com/state/California/housing-market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california 加州房價中位數 795.1K,家戶收入中位數 84097,房價所得比 9.5 內政部的 台灣房價所得比 9.82,但這個分母是可支配所得。 統一標準把分母改成家戶所得,那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會是 7.X 加州房價所得比 9.5 > 台灣的 7.X 加州房價所得比明明就高於台灣, 請問加州人口有沒有超過美國的 1%? 請問加州的土地面積有沒有超過美國的 1%? : 推 CaLawrence: 看到台北房價中位數兩千萬就知道沒啥參考價值了 12/28 07:55 : → CaLawrence: 他做數據分析都先設定好結論 然後做資料處理 排除掉 12/28 07:56 : → CaLawrence: 會影響自己結論的數據 那還分析什麼 12/28 07:56 真是被打臉打不膩耶 不然你說說台北房價中位數是多少呢? 內政部的房價所得比 房價中位數 / 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換算一下就知道 台北房價中位數: 15.52 X 127.4萬 = 1977 萬 1977萬 跟我估的 2000萬根本就差不多。 等你拿數據出來論證 台北房價中位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36.232.191.2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ome-sale/M.1703728186.A.0BD
frowning1226: 我頭推,太好笑了 12/28 09:59
看到許多人的閱讀能力,真的會被笑死
jinso7410: 我低端朋友 收入大概只有公務員雙薪 12/28 10:00
jinso7410: 這幾年也是卡了兩件江翠北2+1新房 12/28 10:00
jinso7410: 他們說沒啥壓力 可能還有加上投資收益 12/28 10:00
jfw616: 沒意義,爲何不拿新加坡私宅來比? 12/28 10:00
https://i.imgur.com/TOSVken.jpg
新加坡私宅房價所得比 13.7
jinso7410: 所以買房現階段 還真的沒很難 12/28 10:00
不要眼高手低,本來就沒有很難... 大台北生活圈、房價很正義的基隆,就被一堆人嫌啊
frowning1226: 我覺得你一定論文寫很多篇 12/28 10:00
以前真的寫不少篇,現在不用寫了 XD
TsuoTsuoNi: 不知道什麼時候惱羞的CrazyKill會來這篇叫叫 12/28 10:00
TsuoTsuoNi: 叫,先預防性補個血 12/28 10:01
他有可能要繼續崩潰四年 lol
frowning1226: 台灣買房真的不難,難的是想一步登天買好新蛋黃 12/28 10:03
眼高手低仔的日常
KrisNYC: 我認真覺得挑你錯的反而是它們腦中的既定事實被數字推翻 12/28 10:04
KrisNYC: 覺得很無法接受 所以才在那想盡辦法左挑右揀 12/28 10:05
不意外啦 lol
abyssa1: 他們看到的是這個吧「根據預售屋實價揭露資訊,今年7月 12/28 10:05
abyssa1: ,台北市預售屋中位數總價約2952萬元」 12/28 10:05
我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就講了: https://i.imgur.com/3EFdEPZ.jpg
KrisNYC: 完全沒注意到自己才是先畫靶再射箭的人 12/28 10:05
TsuoTsuoNi: Kris大,我自己覺得對數字或是統計方式提出 12/28 10:07
hellogym: 預售中位數2900 原本那篇IB大就講過了 還有人以為發現新 12/28 10:07
hellogym: 大陸XDDDD 12/28 10:07
其實我文章內文也說過:https://i.imgur.com/3EFdEPZ.jpg
frowning1226: 我頭推,太好笑了 12/28 09:59
jinso7410: 我低端朋友 收入大概只有公務員雙薪 12/28 10:00
jinso7410: 這幾年也是卡了兩件江翠北2+1新房 12/28 10:00
jinso7410: 他們說沒啥壓力 可能還有加上投資收益 12/28 10:00
jfw616: 沒意義,爲何不拿新加坡私宅來比? 12/28 10:00
Avero: 包養SD = SugarDaddy? 12/28 10:00
jinso7410: 所以買房現階段 還真的沒很難 12/28 10:00
frowning1226: 我覺得你一定論文寫很多篇 12/28 10:00
TsuoTsuoNi: 不知道什麼時候惱羞的CrazyKill會來這篇叫叫 12/28 10:00
TsuoTsuoNi: 叫,先預防性補個血 12/28 10:01
frowning1226: 台灣買房真的不難,難的是想一步登天買好新蛋黃 12/28 10:03
ejoz: 這個包養網正妹好多 是真的嗎 12/28 10:03
KrisNYC: 我認真覺得挑你錯的反而是它們腦中的既定事實被數字推翻 12/28 10:04
KrisNYC: 覺得很無法接受 所以才在那想盡辦法左挑右揀 12/28 10:05
abyssa1: 他們看到的是這個吧「根據預售屋實價揭露資訊,今年7月 12/28 10:05
abyssa1: ,台北市預售屋中位數總價約2952萬元」 12/28 10:05
KrisNYC: 完全沒注意到自己才是先畫靶再射箭的人 12/28 10:05
FishRoom: 真的有這麼多人在找包養 12/28 10:05
TsuoTsuoNi: Kris大,我自己覺得對數字或是統計方式提出 12/28 10:07
hellogym: 預售中位數2900 原本那篇IB大就講過了 還有人以為發現新 12/28 10:07
hellogym: 大陸XDDDD 12/28 10:07
TsuoTsuoNi: 異議甚至質疑,只要你能提出有憑據或是至少有 12/28 10:07
KrisNYC: 美國有幾個時機點 買房是真的很容易 比台灣容易 12/28 10:08
KsiR: 有人可以分析一下包養平台的差異嗎 12/28 10:08
TsuoTsuoNi: 邏輯的不同看法意見其實都還不錯啦 12/28 10:08
TsuoTsuoNi: 不像有人,從某個假人設現金四千萬被戳破以後 12/28 10:08
TsuoTsuoNi: 就崩潰到現在 12/28 10:08
KrisNYC: 大概在2009年~2012年 利率低價格低 頭款低還可貸30年 12/28 10:08
KrisNYC: 那個時機點台灣30年房貸還不普遍 一般人收入確實不好買 12/28 10:09
peoples: 那個包養網人最多XD 12/28 10:09
KrisNYC: 2016年之後 美國那邊房貸利率拉到超過4%之後 就不好買了 12/28 10:10
KrisNYC: 下一個好買房的時機點是covid大降息的2020~2021這邊 12/28 10:10
KrisNYC: 但窗口很短 房價飆很快 我認為這兩個時機點以外 12/28 10:11
KrisNYC: 基本上 一般人美國買房子的難度應該都大於台灣尤其大城 12/28 10:11
frowning1226: 台灣中南部2010-2015這幾年也蠻好買的 12/28 10:12
wilmer: 我妹上包養網被我發現= = 12/28 10:12
KrisNYC: 唯一例外就是家裡有礦直接搬全現金 不用貸款的人 12/28 10:12
Arnol: 邏輯一致推 12/28 10:12
frowning1226: 當然算上30年有差,但當時台中15年房頭期大概 12/28 10:13
frowning1226: 只要拿出個70就有3房平車 12/28 10:13
KrisNYC: 我是台北人 2006年的時候台大後門一間公寓才1200萬左右 12/28 10:14
badlip: 隔壁桌的人竟然在討論包養... 12/28 10:14
hellogym: 中南部在2020年之前都有夠好買 12/28 10:14
frowning1226: 接著10年大概總價翻了3倍 12/28 10:14
KrisNYC: 但是20年期利率大概3%之類的算下去一個月要繳56萬 12/28 10:14
hellogym: 2015年之前更不用講 根本白菜價 12/28 10:14
frowning1226: 也就是說拿70大概保守賺了700稅前這樣 12/28 10:14
piggyoil: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12/28 10:14
hellogym: 當時就是剛出社會 沒想到要買房 根本沒在關心 哀 12/28 10:15
KrisNYC: 任何人在那講20年前房子多好買我真的是笑笑 12/28 10:15
frowning1226: 是的,那時候好像公教都還要2.4左右,還款不輕 12/28 10:15
hellogym: 高雄2015年之前 市區都還找的到新房<15/p的 12/28 10:15
frowning1226: 所以卡頭期但月薪過的去者,那時候是很爽的 12/28 10:16
TwixBar: 樓下被包養 12/28 10:16
hellogym: 果然還是要早結婚早買房才是王道 ㄏㄏ 12/28 10:16
frowning1226: 馬的重點是哪有什麼三戶四成... 12/28 10:17
frowning1226: 現在根本鎖得死死的,以前隨便你貸,一直增好嗎 12/28 10:17
Yishanhuang: hellogym竟然這麼年輕! 12/28 10:20
cblade: 高雄還是一堆每坪2開頭的中古大樓,根本舒服,空空 12/28 10:21
boggicer: 現包養都上檯面了嗎 12/28 10:21
cblade: 沒意識到其實台灣房地產是長期被低估,有錢人太多 12/28 10:21
cblade: 了 12/28 10:21
hellogym: 我年輕人ㄚ 我還沒40呢 7年級中間的 12/28 10:21
frowning1226: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房價跌,看他什麼時候解開限貸 12/28 10:22
frowning1226: 限貸一開一堆如狼似虎的傢伙不包括我都一起上了 12/28 10:23
Chiason: 在包養網遇到朋友= = 12/28 10:23
tfct: https://i.imgur.com/rmNP4bh.jpg 12/28 10:23
tfct: 台北市房價中位數2022是2900。 2023連7季超過3000 。明明有 12/28 10:25
tfct: 資料可查 還自己亂算 想不透欸 12/28 10:25
flexin: 我2018買預售屋的時候,還被笑勒,結果現在頭期款拿回來, 12/28 10:26
flexin: 還多了幾百萬可以丟股市,現在誰笑誰… 12/28 10:26
Markell: 問卦:有包養SD的卦嗎 12/28 10:26
hellogym: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3670 12/28 10:27
hellogym: 有人是不是看不懂中古屋中位數和預售中位數 ㄏㄏ 12/28 10:27
tfct: 誰跟你說那是預售屋中位數啊? 查到的資料都是房價+車位中 12/28 10:30
tfct: 位數。 我是不知道自己亂算目的是什麼 看不懂 12/28 10:30
hellogym: https://news.591.com.tw/news/9773 12/28 10:31
fuoya: 隔壁桌好像是包養SD在見面XD 12/28 10:31
KrisNYC: 基本上如果有大錯 IBIZA會先出來打臉 他沒在管你多空 12/28 10:31
KrisNYC: 你只要講錯數字或邏輯牛頭不對馬嘴他一定開噴 12/28 10:31
hellogym: 2900就是接近預售的中位數啦 笑屎 12/28 10:31
KrisNYC: 文章他看過了沒挑大錯那多半沒什麼大錯可以挑了 12/28 10:31
hellogym: 你台北房價中位數跟預售一樣喔 哈哈哈 12/28 10:32
Apasiri: aSugarDating = 包養SD? 12/28 10:32
KrisNYC: 這種事 多年來我已經習慣相信專業了 12/28 10:32
enixsquare: Kris大已經把IBIZA大當房板盯版專員了 12/28 10:37
celine007: 推,夢大優質好文! 12/28 10:38
benson502: 哈打臉打不膩,到處一堆數據自high文,跟澱粉差不多 12/28 10:38
TsuoTsuoNi: 因為IBIZA大真的很狠啊XD 12/28 10:43
litidi: 未看先猜這包養網 12/28 10:43
abyssa1: 駐版數據稽核長 12/28 10:46
dcdc: 為什麼要拿加州出來比,加州是全美房價最貴的地方喔,怎不 12/28 10:54
dcdc: 拿密西西比州出來比? 12/28 10:54
alonzohorse: 因為標題各國大城市啊... 12/28 10:55
kusomanfcu: “預售屋實價登錄中位數” 和房價交易中位數根本不同 12/28 10:57
Merzario: 有人知道包養SD是什麼嗎 12/28 10:57
kusomanfcu: 中文糟糕 12/28 10:58
kevinkc4: 支持thedream!!!!!!!! 12/28 10:58
maxiiiii: 推專業 12/28 11:02
SouthEast62: 台北比加州哪裡有問題了?如果拿密西西比出來比, 12/28 11:11
SouthEast62: 我們就拿南投的房價去應戰吧 12/28 11:11
Muzaffer: 一定又是這包養網 12/28 11:11
anomaly: 台灣政治亂象 就是一堆人在雙標或雞同鴨講或故意似是而非 12/28 11:43
anomaly: 這篇只是縮影 12/28 11:43
sqera: 解開束縛我就立馬變身錢鬼 12/28 11:47
s8752134: 我很好奇那幾位一直被打臉又一直把臉湊上來讓人繼續打 12/28 11:50
s8752134: 的,心態是在想啥XD 12/28 11:50
MIJice: 包養平台不意外 12/28 11:50
eupa1973: 推一個 12/28 11:50
benny1990615: 舒爽 12/28 12:07
s26492755: 有些人求關注 你們給點關注好嗎 12/28 13:15
bustinjieber: 一堆低能看不懂什麼是中位數, 12/28 13:26
bustinjieber: 真的懶得去跟他們解釋。 12/28 13:27
SpyTime: 覺得包養網EY嗎 12/28 13:27
PTTMAXQQ: 推夢大!我看到信奉少子化跟房價太高論的人一直崩潰 12/28 20:13
PTTMAXQQ: 中位數就是2300萬人中有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排 12/28 20:16
PTTMAXQQ: 如果是算收入,那就是中間第1150萬人 12/28 20:16
PTTMAXQQ: 他收入是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剛好正中間 12/28 20:16
PTTMAXQQ: 他既贏過1150萬人也輸1150萬人 12/28 20:16
Toth: 包養網站葉配啦 12/28 20:16
PTTMAXQQ: 各位瞭不瞭解啊?你就是低於1150萬人 12/28 20:16
PTTMAXQQ: 那就是你還需要再努力! 12/28 20:16
PTTMAXQQ: 不要再當酸民了!加油好嗎? 12/28 20:16
PTTMAXQQ: 如果低於中位數, 12/28 20:17
PTTMAXQQ: 那就是你輸給全台超過1150萬人! 12/28 20:17
Asterix: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12/28 20:17
PTTMAXQQ: 為什麼不檢討反省呢?反省社會?都社會的錯? 12/28 20:17
CaLawrence: 實價登陸2023年台北市交易中位數就是2900萬阿 12/28 20:24
CaLawrence: 交易價格中位數比較有參考價值吧 12/28 20:25
CaLawrence: 確實搞錯了 2023年台北房價中位數是1910萬 預售才是29 12/28 20:33
CaLawrence: 預售才是2900萬 12/28 20:33
AdamShi: 包養真亂 12/28 20:33
CaLawrence: 不過計算房價所得比跨年度是不是怪怪的 12/28 20:34
CaLawrence: 你用2021年去除2023年房價 變成每個國家數字一定都偏 12/28 20:34
CaLawrence: 因為每個國家的成長又不是相同的 12/28 20:34
CaLawrence: 如果這兩年美國薪資成長>房價成長 就會高估所得比 12/28 20:35
CaLawrence: 台灣如果剛好相反 你的推論就會出問題了 12/28 20:35
lezabo: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12/28 20:35
CaLawrence: 你用同一年去除 房價所得比這個數據都一堆問題了 你 12/28 20:35
CaLawrence: 還跨年度混用數據 很奇怪吧 12/28 20:35
CaLawrence: 為什麼不都用2021年算就好了 等23年數據出來再更新 12/28 20:37
CaLawrence: 或者再不濟應該也有22年的資料? 12/28 20:37
s26492755: 還好我都戰戰兢兢的發文 深怕看到夢大回我文 12/28 20:50
silberger: 政治圈一堆包養好嗎 12/28 20:50
mark0204: 12/28 21:04
scarrony: 真厲害,每次都可以把人臉打的趴趴響 12/29 00:51
CaLawrence: 傻眼 不然你算本益比會用今年的eps去除2021的股價嗎 12/29 07:54
CaLawrence: 你算出這樣的數字橫向比較到底有什麼意義 12/29 07:54
CaLawrence: 這種明顯錯誤還能說自己標準一致洋洋得意 12/29 07:54
xayile: 有錢人一堆包養好嗎 12/29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