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 還在用房價所得比在講房價合理性的 這篇不就足夠解釋了嗎? 房價那麼高,那是誰在買? 1.返鄉台商 2.科技新貴 3.炒股仔 這其中,只有科技新貴的收入有被房價所得比給計算到 返鄉台商跟炒股仔則無 又,科技新貴的收入遠超過中位數等級 這造成房價跟收入中位數的關連不大 因為房屋多被返鄉台商、科技新貴、炒股仔買走了 輪到收入中位數買的就沒幾戶了 所以看到魯空一直在講房價所得比,就真的很無言 房價所得比是房價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但其實台灣的房屋,又不全然是用「所得」在買 就算是用所得買,科技新貴的收入又遠超過中位數的收入 那老是用所得中位數的角度來衡量房價 推導出來的比率,這有什麼意義什麼價值啊? 就只能說,台灣的買房主力是一群高資產、高所得的人 而且這群人還真的夠多 把台灣的房子買到家戶所得中位數難以負擔、要不吃不喝好幾年才買得起的程度 就這樣而已 所以說台灣房價太貴並不準確 應該說,對非高收入高所得高資產的人來說,房價太貴 這樣才符合實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01.10.9.1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ome-sale/M.1703665300.A.61F
i386: 就一個很沒用的數據讓魯空死抱著 12/27 16:39
i386: 爸爸給我1000萬買房,也統計不到阿 12/27 16:40
bustinjieber: 中位數的人買不起房本來就很合理。 12/2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