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比較中性的報導點出瑞士(乃至於歐洲)普遍的購房心酸了 我前幾個禮拜剛從歐洲回來,拜訪了好幾個過去在歐洲工作的同事, 他們目前都是目前四十上下,基本上是雙薪有房有車有小孩。 有房歸有房,但是共同的問題都是,買不起市區房...... 舉兩個例子就好: 一個維也納的同事,因為維也納的房子買不起, 他只好回到他長大的小鎮Stockerau,繼承他父親的土地,然後自己蓋房子。 所謂的自己蓋房子是真的自己蓋房子,不是請建設公司來蓋。 他從進公司開始蓋,蓋了四年多才蓋好。 我這次特地去拜訪他,也看看的房子。 地點距離維也納開車不塞車約四十分鐘,搭火車一個小時出。 Stockerau約一萬五千人,有超商有餐廳,算是奧地利生活機能不錯的小鎮。 而且因為父母就住在鎮的另一頭,常常可以來幫忙帶小孩, 不過據他的說法是,要不是他爸有這塊土地,他其實也買不起這邊的房子了..... 我回程的時候繞了一下周圍看了看環境, 比台灣西半部任何城鎮都還偏僻, 硬要說的話,大概像是苗栗大湖吧? 另一個同事在Roche Basel當主管,據他所說,他的薪水在瑞士算是相當高薪了。 但是他也買不起Basel城內的房子,要買的話只能買一間兩房的小公寓。 他們倆夫妻不希望小孩在這麼擁擠的地方長大,所以商量過後,買在Schotz。 Schotz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小鎮,距離Basel搭火車約一個小時,所以他每天通勤上班。 為什麼買在那邊?除了因為女方的父母就在隔壁小鎮,主要是因為那邊才買得起...... 他的房子真的很漂亮,佔地約近80坪,前後花園,獨棟兩層樓別墅, 但是Schotz真的很偏僻,整個小鎮兩間可以招待客人的餐廳,只有一間大一點的超市。 他家在小鎮邊緣,出門就是瑞士典型的草原山丘乳牛老鷹,晚上關了燈外面就沒有燈了 晚上我們在小鎮上散步,一個小時裡只遇到兩台在移動的車子,行人基本沒有。 台灣還真的找不太到這樣的小鎮,台北三峽或烏來都比那邊熱鬧。 這樣的小鎮,這樣的房子,折台幣大概四千五百萬。 瑞士的房貸很特別,前面有人提到了,他是終身還利息。 首先,一般來說買一間房子大概需要2-3份貸款,因為一份貸款絕對不夠。 而瑞士房貸的結構與稅制,非常不鼓勵你還本金。 所以有非常非常多的屋主就是一輩子還利息,還到死了孩子繼承繼續還利息。 有很多第二代因為繼承之後還不起利息,所以只好把房子售出。 我朋友那間房子就是因為這樣來的,因為孩子不願意繼承,只好售出。 至於是不是售出真的就一堆人搶著要?也不一定。 蛋黃區買不起,蛋白區買不起,蛋殼區蛋黃區看不起的情況比比皆是。 像我同事這樣願意買在鳥不生蛋小鎮的已經很少見了。 他那個小鎮也因為人口外流嚴重,長期沒有新居民搬入,平均年齡高達六十歲。 他們這種年輕夫妻帶著小孩還願意搬進來,基本上是全鎮的大事。 再補充一個,在德國法蘭克福AbbVie高階主管。 他在AbbVie工作將近二十年,才在距離公司約半小時車程的鄉下買了房子。 一樣是買不起接近都市的房子...... 我在維也納租的老公寓,室內約二十二坪,屋齡>85年。 2018年我搬走的時候賣了快兩千萬台幣。 有興趣的可以a我另一篇講維也納房價的文章。 不是年輕人不爭氣,也不要怪什麼政府不打房, 高房價早就是舉世皆然的窘境,而且全球的原因都一樣, 蛋黃蛋白買不起,蛋殼蛋盒看不起。到最後,只能等繼承或是住鄉下。 ※ 引述《Yishanhuang (Yishan)》之銘言: : 連結: : www.nytimes.com/2023/11/06/realestate/zurich-switzerland-renting-homes : 內文:瑞士人真的不愛買房愛租房? : THOMAS FULLER(www.nytimes.com/by/thomas-fuller) : 2023年11月23日 : 菲利普·斯基巴是在金融行業工作的高薪分析師,如果在其他國家,他可能會毫不猶豫地 : 買房。但在他居住的蘇黎世郊區小鎮上,即使是他口中的丑房子,也能賣到數百萬美元。 : 去年,他家附近一棟簡單的米色灰泥房屋掛牌出售。價格為750萬瑞士法郎,約合830萬美 : 元。 :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太荒謬了,簡直是一種侮辱,」41歲的斯基巴說,他和女朋友合租 : 了一套公寓。幾周後,那棟房子賣掉了,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如今在瑞士買房的現實——在 : 蘇黎世附近的任何地方,購買一套獨戶住宅,都不僅僅是一種奢侈而已。 : 「這已經超出了奢侈的範疇,」斯基巴說。「兩個孩子,一棟房子,一個花園,兩輛車— : —我不知道誰擁有這些。」 : 瑞士的900萬居民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他們大多是租房者。越來越多的城市白領 : 發現自己被擋在房地產市場之外。根據研究公司Wüest Partner的數據,蘇黎世一套單間 : 公寓的平均價格為110萬美元。按每平方英尺計算,蘇黎世的房價比巴黎高出約80%。 : 在加州、紐約和倫敦等沿海地區的年輕人看不到買房之路的同時,瑞士讓世界瞥見了一個 : 後所有權社會。大約36%的瑞士人擁有自己的住房或公寓,這一比例在西方國家中是最低 : 的,遠低於歐盟70%和美國67%的平均水平。雖然許多瑞士年輕人說,他們看到了一生租房 : 的好處——主要是避免了買房的麻煩和負擔——但同時他們承認,他們對別無選擇感到不 : 滿。 : 「我想,大多數瑞士人仍然夢想著擁有一棟帶花園的獨棟住宅,」36歲、在蘇黎世工作的 : 的安德烈亞斯·韋伯說。「而這已經不可能了。」 : 韋伯是抵押貸款經紀公司Corefinanz的總經理,但他自己也是租房者,住在距蘇黎世市中 : 心半小時火車車程的公寓裡。「我還沒到那個地步,」他在談到自己買房時說。瑞士首次 : 購房者的平均年齡為48歲,比鄰國法國大15歲。 : 在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擁有住房受到政府的鼓勵,通常被視為一種成人儀式。在瑞士, : 70%的地形是山脈,有限的可建造土地上昂貴的房地產已經成為世代相傳的現實,一輩子 : 租房並不被認為是個人的失敗或制度的缺點。 : 「我知道很多人根本不想買房,」專門研究城市問題的心理學家愛麗絲·霍倫斯坦說。「 : 他們就是不重視房屋所有權。他們認為這已經過時了。」 : 人們在這方面也不會那麼苛求。瑞士的租房者說,沒有人來告訴他們通過買房積累財富是 : 多麼重要。「大多數人都是租房子住,這一點也不丟臉,」來自瑞士北部城市巴塞爾的克 : 里斯蒂安·希爾伯說,他在倫敦經濟學院專門研究房地產。「就算有人說起這個話題,也 : 是,『你自己有房子,為什麼?』」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瑞士一直是租客占多數的國家,在某些方面,這對這個國家 : 很有好處。2008年,當掠奪性貸款和貸款違約使美國陷入衰退時,瑞士經濟幾乎沒有受到 : 影響。瑞士金融當局要求對借款人進行嚴格審查;「次貸」從未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過。 : 但在這裡,租房的任何偏好都與嚴酷的金融現實相衝突:全國調查顯示,近幾十年來,瑞 : 士的房主狀況有所改善,至少在財富方面是這樣。瑞士30多歲的房主的凈資產中位數是同 : 年齡租房者的6倍。而且貧富差距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擴大。瑞士洛桑社會科學研究基 : 金會的烏爾西娜·庫恩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瑞士70多歲的房主比同齡租房者富裕11倍。 : 問題在於,要想成為房主,「你需要財富來獲得更多財富,」庫恩說。 : 日內瓦大學教授馬丁·赫斯利對瑞士人的房屋所有權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他說,儘管從 : 長遠來看,從數學角度來看,買房更有利,但許多瑞士人還是負擔不起首付,按照法律規 : 定,首付至少是購房價格的20%。再加上4%的轉讓成本,根據Wüest Partner的數據,目 : 前瑞士房屋的平均價格在140萬美元,那麼最低首付就是33.6萬美元。 : 許多瑞士人依靠永續性重新貸款來買房。瑞士以奢侈腕錶、精緻巧克力和終身抵押貸款聞 : 名。還貸還到死情況並不罕見,這從納稅的角度講是有利的,因為抵押貸款利息可以抵稅 : 。這種貸款還讓瑞士引以為傲的銀行業獲得了大量業務。 : 對駕車穿過這片阿爾卑斯田園的迷人風光的遊客來說,如此高企的房價並不難以理解。在 : 伯恩和蘇黎世等城市,有數百年歷史的石板路小巷完好無損,未受兩場世界大戰的影響, : 堪稱活生生的博物館。蘇黎世的天際線是高聳的雪山。環繞城市的湖泊如此清澈,以至於 : 游泳者有時會從城市人行道和步道直接跳入水中。 : 43歲的粒子物理學家安德烈亞斯·富勒在一家銀行從事風險管理工作。在決定到瑞士首都 : 伯恩購房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必須靠家人幫助才能付得起首付。他和他的伴侶、37歲的鋼 : 琴老師西瓦·川查倫需要找一處能讓西瓦練習鋼琴而又不打擾鄰居的住所。他們看了15套 : 房,其中五套他們開了價。但總有人出價比他們高。 : 「你會感到很沮喪,」富勒說。「走進大門之後你覺得,『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屋』,但最 : 後卻沒辦法買下來。」 : 在發現了一個想買的房子後,他們傾盡所有。這套面積約200平米的房子就位於剛出伯恩 : 市城區的地方,與鐵路隔街相望,廣告標價125萬法郎(合138萬美元),但在多輪競價後 : ,他們以152萬法郎的價格買到了手。除了他們兩家人幫忙支付的30萬法郎(33.2萬美元 : )首付之外,他們分別還通過三筆為期八年、10年和12年的貸款籌集了資金。這種貸款組 : 合導致他們的大部分還款都是利息而不是本金。他們準備用未來數十年的漫長時間償還房 : 貸。 : 斯基巴說,在他所在30人規模的辦公室裡,大多數人的年薪至少有10萬法郎,但只有兩人 : 有自己的房子。他能買得起蘇黎世郊外鄉間的房子,那些60公里外的住宅售價達到150萬 : 法郎。但他不想住得離城市裡的辦公室和朋友那麼遠。 : 「我覺得擁有房產已經被寫進了人的DNA裡,」他說。「但如果你想住在瑞士的市區,租 : 房是如今唯一的選擇。」 : 心得: : 拜製造業的高生產力與鄰近海洋的地利之賜,台灣人擁有高購買力非常幸福。 : 趁著明年美國降息前,租房者盡快通過新青安人道走廊吧! : NYT:Fed Begins Pivot Toward Lowering Rates as Inflation Declines Dec 14, 20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11.240.15.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home-sale/M.1702562143.A.998
kougousei: 推故事分享 12/14 21:59
piliwu: 1.5萬人小鎮在台灣大概是花蓮鄉鎮規模吧 12/14 22:03
abyssa1: 小鎮有學校嗎?小孩去哪上學? 12/14 22:05
fieed: 問得很好,這又有一堆故事可以講了..... 12/14 22:06
abyssa1: 查一下Schatz人口只有三千人啊 12/14 22:07
slot365: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12/14 22:07
benson502: 一堆以為國外很好買的天才 12/14 22:07
ice1015: 要是以為或是想想就算了 12/14 22:15
ice1015: 現在還搞出一堆出頭 把自己推向高難度的副本 還自以為聰 12/14 22:15
ice1015: 明 12/14 22:15
abyssa1: 石碇人口7000不過不但有小學國中高中甚至還有大學 12/14 22:19
colortea: 樓下被包養 12/14 22:19
cindy033: 三芝的等級吧 12/14 22:24
abby2007: 長見識 12/14 22:29
BRIANERIC2: 瑞士吃一碗麵加一杯飲料就要1000塊,一個月光吃飯就吃 12/14 22:38
BRIANERIC2: 掉台幣10萬,高薪也買不起房 12/14 22:38
bustinjieber: 分享推,嘻嘻 12/14 22:39
glenber: 現包養都上檯面了嗎 12/14 22:39
applejone: 一小時火車,普通車到楊梅,不塞車40分鐘也是楊梅 12/14 22:43
leota: 推 12/14 22:46
TheDream: 德語區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的房屋自有率是歐洲前三 12/14 22:47
TheDream: 低,是歷史因素與國家政策不鼓勵擁有自住房。 12/14 22:47
TheDream: 因為房屋自有率很低,所以長期下來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12/14 22:48
Kimbel: 在包養網遇到朋友= = 12/14 22:48
TheDream: 有自住房跟沒自住房的家族,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12/14 22:48
TheDream: 有自住房的家族可以透過房產來做靈活的財務操作, 12/14 22:48
TheDream: 也可以把自住房傳承給下一代。 12/14 22:48
TheDream: 沒自住房的家族,起跑線就輸了,要繳高額的租金, 12/14 22:48
TheDream: 存不到頭期款,只會越來越難買房。 12/14 22:48
tale1890: 問卦:有包養SD的卦嗎 12/14 22:48
s26492755: 其實你在台灣覺得的鄉下生活機能很猛了 12/14 22:50
s26492755: 人在少基本都還是有便利商店超市 12/14 22:51
piliwu: 南投竹山鎮還有一家很大很漂亮的全聯 12/14 22:53
piliwu: 之前去苗栗苑裡,你們八成不知道在哪,還兩家全聯 12/14 22:53
s26492755: 我知道 有在那看小木屋 哈哈哈 12/14 22:54
waterway: 隔壁桌好像是包養SD在見面XD 12/14 22:54
Mithra: (舉手)自己蓋房子真的會比請建設公司划算嗎? 平常要上 12/14 22:58
Mithra: 班只有假日能去蓋吧 12/14 22:58
piliwu: 外國自己蓋應該是木屋吧?一般人能挖地基嗎… 12/14 23:02
shena30335: 推 感謝分享 12/14 23:03
KrisNYC: 有些我還真的不知道 元po要不要順便分享一下幾個國家 12/14 23:05
mark1888: aSugarDating = 包養SD? 12/14 23:05
KrisNYC: 薪資實際到手大概有多少 扣除房租剩多少? 12/14 23:05
KrisNYC: 有一說一 這些小鎮真的很美 美到你真的可以發呆看山一天 12/14 23:06
PTTMAXQQ: 所以國外地大到好山好水好無聊 12/14 23:06
PTTMAXQQ: 卻有人羨慕? 12/14 23:06
PTTMAXQQ: 那為什麼台灣南投苗栗山區你怎不去住? 12/14 23:06
Quaranta: 未看先猜這包養網 12/14 23:06
PTTMAXQQ: 便宜的跟啥一樣 真的是 12/14 23:06
PTTMAXQQ: 我說啊 魯空之所以被瞧不起 12/14 23:06
PTTMAXQQ: 就是因為大腦都打結沒在思考 12/14 23:06
pasols: 瑞士有分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區。之前去洛桑的thermo參 12/14 23:13
pasols: 觀過,技術人員的薪水很高,但物價真不是普通的貴,印象 12/14 23:13
schlemm: 有人知道包養SD是什麼嗎 12/14 23:13
pasols: 中中國餐廳一碗酸辣湯要800元台幣 12/14 23:13
s26492755: 瑞士真的美 12/14 23:14
s26492755: 但物價好高 12/14 23:14
s26492755: 我習慣用連鎖速食餐廳比物價 之前去瑞士買漢堡王 台灣1 12/14 23:16
s26492755: 00 初的套餐是400多還500多 12/14 23:16
Wirol: 一定又是這包養網 12/14 23:16
s26492755: 番茄醬還要錢! 12/14 23:16
bustinjieber: 人工貴物價自然高 12/14 23:16
s26492755: 推一下這種國外分享 很有趣 12/14 23:17
s26492755: 我最近在看寮國yt 買地自建 那邊的人工喔 超爽可以去 12/14 23:18
s26492755: 當土皇帝 12/14 23:18
marecht: 包養平台不意外 12/14 23:18
s26492755: 就是城市的基建不太行 還有我老婆擔心治安 12/14 23:18
KrisNYC: 阿 原來我看過你文章 感謝常常來分享 12/14 23:20
KrisNYC: 維也納...炸牛排真的有好吃的嗎 哈哈哈哈....? 12/14 23:20
solidmiss: 國外好山好水是真的好漂亮 也非常偏僻 台灣要漂亮也還 12/14 23:20
solidmiss: 好要方便也一般搬 12/14 23:20
riokio: 覺得包養網EY嗎 12/14 23:20
KrisNYC: 我2018年左右有個朋友的弟弟在荷蘭工作 其實聽到薪資 12/14 23:21
KrisNYC: 在座都倒吸一口涼氣 他本人也是抱著就年輕去玩兩年的想法 12/14 23:22
KrisNYC: 差不多年薪7萬歐 到手6成多 怎麼算都很難活也存不到錢 12/14 23:22
KrisNYC: 歐洲小鎮常常3g 4g訊號都是斷斷續續的 台灣人受不了吧 12/14 23:24
s26492755: 瑞士的炸肉火鍋很好吃 12/14 23:25
wiimas: 包養網站葉配啦 12/14 23:25
s26492755: 台灣網路覆蓋率是真的很高 12/14 23:25
abyssa1: 德國教育制度 小學就分流 比較不會出現憤世忌俗的大學生 12/14 23:26
abyssa1: 小學沒唸好就準備去做技術工了 12/14 23:26
s26492755: 台灣就教改啊 然後一堆大學生 12/14 23:30
s26492755: 有的還不如走技職體系 12/14 23:30
Branlli: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12/14 23:30
s26492755: 不然ab大說的這種方式好多了 12/14 23:31
abyssa1: 哇噻老師權力這麼大喔 這還真的不知道 12/14 23:34
s26492755: 扯耶 老師是分類帽喔 這個 工程師。這個拎老師 12/14 23:36
abyssa1: 我以前知道的是這麼早分流會讓階級更僵化 龍生龍鳳生鳳 12/14 23:36
abyssa1: 魯蛇後代會更難翻身 12/14 23:36
Cinedt: 包養真亂 12/14 23:36
ice1015: 之前台灣分公司跟德國分公司有過技術轉移,德國技師說他 12/14 23:36
ice1015: 們也是要唸很多書的,走技職沒這麼容易 12/14 23:36
s26492755: 那我還不開後門重金處理 12/14 23:37
Yishanhuang: 分類帽XD 12/14 23:38
s26492755: 但台灣教改讓技職體系式微也不是好事 12/14 23:38
Drither: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12/14 23:38
s26492755: 手拿噴火槍看分類帽要不要分我去葛萊芬多 12/14 23:39
pauljet: 魯蛇就別生了好嗎? 12/14 23:42
piliwu: 聽起來德國當老師是一門好生意 12/14 23:43
s26492755: 手握大權 紅包收不完 12/14 23:44
s26492755: 但也可能收到子彈 12/14 23:45
Notker: 政治圈一堆包養好嗎 12/14 23:45
estd1971: 維也納炸牛排好吃,和日本的很不一樣(歪xD 12/14 23:50
e65947: https://i.imgur.com/IsNphjZ.jpg 12/14 23:51
e65947: 今年七月在伯恩車站對面的漢堡王吃 不好吃又貴= = 12/14 23:51
BRIANERIC2: 歐洲漢堡王的品質真不太穩定…我在馬賽吃過雞塊炸成黑 12/14 23:58
BRIANERIC2: 肉干 麥當勞的品質穩定多了 12/14 23:59
Peycere: 有錢人一堆包養好嗎 12/14 23:59
s26492755: 炸牛排日式的也有 我會比較推炸肉火鍋比較少見 12/15 00:20
s26492755: 漢堡王台灣的比較好吃 12/15 00:23
zzz50126: 如果沒有颱風地震等等天災因素 我應該也蓋得出來能住的 12/15 00:34
zzz50126: 房子 遮風避雨還是不難的 12/15 00:34
KrisNYC: 日本的根本是3分以下的熟度 但維也納根本是7分以上.... 12/15 00:47
vd422: 學生妹被包養多嗎 12/15 00:47
Mayfair0597: 推分享長見識 12/15 00:49
kuanun: 隔壁同事就是為了小孩由德國回來亞洲 12/15 00:53
jciw: 長見識了 12/15 02:00
gm3252: 推,台灣你願意到桃園就解決房價問題了。機能通勤更好 12/15 06:43
kyova: 推分享 12/15 07:18
lutano: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2/15 07:18
lshzzz: 剛從奧捷旅行回來,吃飯真的好貴… 12/15 08:00
hanktan: 老師指定,有翻盤的可能性嗎 12/15 08:06
s26492755: 去歐洲大多這樣啦 一開始幾天還會換算一下台幣多少 靠 12/15 08:37
s26492755: 北一下物價 後面就麻木了 12/15 08:37
s26492755: 出國的前幾天常常可以加強心算能力 12/15 08:37
muiwo: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2/15 08:37
abyssa1: 捷克物價還好吧 我在捷克點餐根本沒在算錢 12/15 08:55
abyssa1: 奧地利就貴了 捷克大概只要奧地利半價 12/15 08:55
airjade: 在台灣只要300元的牛奶鍋,在瑞士要2000台幣 12/15 08:58
vionpoem: 推分享 12/15 08:59
abyssa1: 奧地利種族歧視真的很嚴重+1 12/15 09:21
sunuzo: 亞洲最大包養網上線啦 12/15 09:21
tzmwab: 推分享 12/15 09:23
flexin: 原來哈利波特是真的 12/15 09:29
tinahooke: 謝謝分享,非常有趣 12/15 09:35
s26492755: 好扯 有些小孩就討喜 有些小孩內向 沒有一個可以量化 12/15 09:37
s26492755: 的評分標準 12/15 09:37
UNIQC: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 12/15 09:37
s26492755: 小時候就被刻上階級 12/15 09:37
abyssa1: 愛表達的小孩在台灣教育體制倒是比較辛苦 12/15 09:38
s26492755: 我出國換算物價是習慣 看到物價比台灣低的也會算 很有 12/15 09:39
s26492755: 趣 然後麥當勞是我最常拿來對比物價的 12/15 09:39
flexin: 我還記得我小學瘋狂舉手發問,被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呵呵 12/15 09:40
dewaro: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12/15 09:40
s26492755: 但你把裁量權交給人是很冒險的 12/15 09:40
s26492755: 先不說走後門賄賂那些 不是每個老師都很準確無誤 12/15 09:40
s26492755: 我小時候聯絡簿上蓋滿上課愛講話 哈哈哈 12/15 09:41
flexin: 小學導師我一輩子記得他,以前那年代有德智體群美,我因為 12/15 09:42
flexin: 德跟群沒拿到縣長獎畢業,超幹,結果現在往回看,其他人,呵呵 12/15 09:43
Elfego: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2/15 09:43
flexin: 雖然鄉下學校根本魯蛇一堆,但是想到還是很幹,記得現在XDD 12/15 09:43
s26492755: 啥年代有德智體群美 不是智智智智智嗎 美術課音樂課體 12/15 09:43
s26492755: 育課不是都被借去考試或補課 12/15 09:43
SouthEast62: 捷克已經算是歐洲低消費的國家了,超級市場裡面的 12/15 09:43
SouthEast62: 東西有些換算後甚至比台灣便宜一點。關於德制教育 12/15 09:43
Nicodim: 有人被洋鬼子包養過嗎 12/15 09:43
SouthEast62: ,之前學德文時聽老師介紹FHH這個教職體系時原本還 12/15 09:43
SouthEast62: 想說德國教育因材施教人人各司其職似乎不錯,但後 12/15 09:43
SouthEast62: 來去歐洲分公司出差時聽到FHH體系出身的同事無論如 12/15 09:43
SouthEast62: 何努力,都無法突破學歷造成的階級問題,只好轉職 12/15 09:43
SouthEast62: 到不在意(或不懂?)學歷差異的亞洲人公司的故事 12/15 09:43
Foning: 到底要多有錢才會想包養 12/15 09:43
SouthEast62: 之後,突然覺得糖衣底下果然常常包的是苦藥的事實 12/15 09:43
SouthEast62: 。 12/15 09:43
flexin: 鄉下學校啊,我還記得我爸問老師,說我的小孩智育99分,沒拿 12/15 09:45
s26492755: 真的一開始感覺很讚 不像台灣技職體系式微 一堆大學生 12/15 09:45
s26492755: 現在看分享 真的也不太好 12/15 09:45
AKNY: 包養SD = aSugarDating 12/15 09:45
flexin: 到縣長獎怎麼回事,導師居然回他因為德行不好,人緣不好,幹 12/15 09:45
s26492755: 哈哈哈 這個好笑 12/15 09:46
s26492755: 是不是帥到沒朋友 12/15 09:47
flexin: 所以後來唸私立學校根本天堂,打架,抽菸,一堆狗屁事,被記兩 12/15 09:48
flexin: 大過,根本沒差,升學至上的私立學校,只看智育XDD 12/15 09:48
mysister: 閨蜜上包養網還推薦我... 12/15 09:48
s26492755: 我發現我很乖 我連警告都沒被記過…. 12/15 09:49
s26492755: 可能都市學校真的升學至上 12/15 09:49
Lasvegas: 謝謝分享 12/15 09:49
s26492755: 我在台北市唸書 感受不到德智體群美 12/15 09:50
s26492755: 我下課約同學去打羽毛球 還被老師叫去訓話 12/15 09:50
cir72: 包養? 12/15 09:50
flexin: 靠背,打羽毛球而已,又不是打炮 12/15 09:54
redcoin: 有趣的分享,感謝推 12/15 10:01
iamala: 德國的打工仔稅後相對台灣半導體業是均貧的。如果你想要 12/15 10:35
iamala: 悠哉悠哉穩定的過不錯的生活,德國我很推。但如果你想要 12/15 10:35
iamala: 到處住頂奢豪宅,天天米其林,假日開遊艇,那還是台美比 12/15 10:35
ATrain: 台全最的包養SD上線啦! 12/15 10:35
iamala: 較適合。 12/15 10:35
abyssa1: 大概查一下資料 瑞士的房貸看起來利息跟本金分開算 12/15 10:47
abyssa1: 台灣直接是本利攤還也就是預設固定年限30/40還清 12/15 10:47
abyssa1: 瑞士是固定要還利息 前面15年每年至少要還1%(typical) 12/15 10:47
abyssa1: 15年之後剩下的65%就可以只還利息,金融概念滿分 12/15 10:47
grado0802: 現在包養網都這麼直接嗎 12/15 10:47
abyssa1: 利息可以抵稅,遺產計算也可以扣負債所以基本上都欠到死 12/15 10:48
abyssa1: 不愧是瑞士銀行的母國 房產金融商品化非常徹底 12/15 10:49
SouthEast62: 遺產可以扣房貸這點真的是太厲害了,如果台灣也能 12/15 11:11
SouthEast62: 這樣,那些老是愛嚷嚷「債留子孫」的空空們應該就 12/15 11:11
SouthEast62: 可以去吃屎了…… 12/15 11:11
smilejin: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 12/15 11:11
abyssa1: 台灣的遺產也可以扣貸款啊 贈與也可以 負債很好用的 12/15 11:15
abyssa1: 贈與附有負擔的話,由受贈人負擔部分,可以從贈與總額中 12/15 11:16
abyssa1: 扣除。 12/15 11:16
abyssa1: 債留子孫其實是非常有智慧的作法 12/15 11:17
qusekii: 男友上包養網 該放生嗎 12/15 11:17
abyssa1: 台灣人多半觀念還轉不過來而已 租稅最佳化就是借到滿 12/15 11:19
SouthEast62: 哇,好重要的資訊。意思是說借到滿時你只要負擔200 12/15 11:39
SouthEast62: 0萬的遺產稅額,就能享受到1億元房產帶來的好處, 12/15 11:39
SouthEast62: 那開玩笑不借爆根本是蠢蛋! 12/15 11:39
chouwang68: 這篇真的很讚,很稀有的他國事務XD。但是邏輯上不想 12/15 12:18
Y949731: 是這個包養平台 12/15 12:18
chouwang68: 聽不想看的人還是不願意面對世界的真相。醒醒吧,歐 12/15 12:18
chouwang68: 美絕對沒有你們幻想的那麼美好,那是金字塔頂端的遊 12/15 12:18
chouwang68: 樂場。 12/15 12:18
KrisNYC: 瑞士這種房貸幾乎等於無限寬限期了 領先世界50年 12/15 12:32
lynxes: 很有趣的分享 12/15 12:43
T730733: 交男友跟包養有什麼差別 12/15 12:43
s26492755: 拜託 如果家裡有房子就算還有貸款可以繼承都很爽的好 12/15 12:49
s26492755: 不好 12/15 12:49
s26492755: 貸貸相傳純粹是觀念沒進化 12/15 12:49
kerr123: 在瑞士真的很少吃外面,貴慘了!都用去coop自己煮 12/15 13:38
kerr123: 省錢呀 12/15 13:38
FireStation: 包養網到底在紅什麼? 12/15 13:38
EggMaruku: 怎麼這篇就沒看到魯空來鬧場了? 12/15 15:29
ISNAKEI: 台灣人的居住密度之高 全球前幾 12/15 16:08
Harlequin727: 直接給懶人包:歐洲適合生活 賺錢請選美洲亞洲 12/15 17:12
abyssa1: 討論奧地利為什麼會是在military版!? 12/15 17:34
fieed: 那時候講到俄羅斯跟奧地利的關係 12/15 17:45
Thobel: 有人被包養 12/15 17:45
KrisNYC: 真的有內容有故事 結果文章推不爆 ptt也是頗悲哀 12/15 17:58
NicholasTse3: 推分享 12/15 18:14
littlebone: 推推 12/15 18:28
jintinge: 推好看的他國事務跟討論 12/15 18:45
garyddt: 推 12/15 19:20
Reji: 求包養...管飽就好XD 12/15 19:20
Yishanhuang: 感謝分享 12/15 20:48
neko418: 同意 德國同事那組大半PhD 然後就算是大老板也是title 12/15 21:50
neko418: PhD而不是一堆職稱 12/15 21:50
neko418: 荷蘭南部價格不要市中心買房還可以 只是稅真的隨意破40 12/15 21:51
neko418: % 12/15 21:51
Hathael: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求包養) 12/15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