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Gelsinger 承認摩爾定律以三年為週期放緩,但並未死亡 https://technews.tw/2023/12/25/intel-pat-gelsinger-moores-law/ 英特爾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對摩爾定律的觀點一直是「摩爾定律依然有效」,但最近 似乎承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速度已經放緩。 Gelsinger 在 Manufacturing@MIT 演講中提到,電晶體現在每三年增加一倍,實際上大 幅落後摩爾定律的速度,即每兩年翻一倍。 摩爾定律由英特爾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於 1970 年首次提出 ,稱隨著新製程密度不斷提高,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將每兩年翻一倍,但由於半導體產業的 發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落後摩爾定律趨勢,因此包括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內的許多人 都說摩爾定律已死。 Gelsinger 自從 2021 年接任英特爾執行長後,一直強調摩爾定律仍然有效,甚至認為英 特爾至少在 2031 年前都可超越摩爾定律速度,並推廣「超級摩爾定律」(Super Moore ’s Law),即利用 2.5D 和 3D 晶片封裝技術(如Foveros)提高電晶體數量的策略。 英特爾常稱此為「摩爾定律 2.0」,而 AMD 也表示,正進入摩爾定律步伐放緩的時代。 https://youtu.be/tLcOKaPxWyA
Gelsinger 近日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演講中,被問及摩爾定律的潛在終結,他表示: 「我們已經宣布摩爾定律死亡已經約 30、40 年。我們不再處於摩爾定律的黃金時代,現 在要難得多,所以可能更接近每三年翻一倍,也看到速度放緩。」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 Gelsinger 態度大轉彎,不過如果從上下文來看,Gelsinger 討 論摩爾定律放緩時似乎特別談到製程。 Gelsinger 表示,儘管摩爾定律明顯放緩,但英特爾到 2030 年仍能製造出 1 兆個電晶 體的晶片,而目前單個封裝上最大的晶片約有 1,000 億個電晶體。也因此,新型 RibbonFET 電晶體、PowerVIA 電源傳輸、下一代製程和 3D 晶片堆疊,將使這四件事成 為可能,最後他強調「那些宣稱我們(英特爾)已死的批評者,在元素週期表耗盡前,我 們還沒有結束」。 不過 Gelsinger 也承認,摩爾定律面臨經濟性瓦解,7、8 年前,一座現代化的晶圓廠約 需要 100 億美元,現在成本成長至 200 億美元,經濟方面已經出現不同變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org.tw), 來自: 114.137.198.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org.tw/Tech_Job/M.1703520664.A.06B
kyle5241 : 2D晶片的部分放緩了沒錯 但加上3D封裝目前還算是差 12/26 06:17
kyle5241 : 不多 12/26 06:17
rogergon : 真是摩爾的不肖傳人 12/26 20:27
rogergon : 早在幾年前就搞不定了 12/26 20:27